圖:非洲零售主要是以傳統線下為主
11月1日,楊濤在從肯尼亞回國的路上,也不忘做一番調研:Kilimall的口碑到底如何?在蒙巴薩通往內羅畢的蒙內高鐵上,幾排座上的10個人有8個人知道Kilimall,其中4個人是「鐵粉」。在海關,查驗護照的邊檢女士一聽楊濤在Kilimall工作,面帶笑容馬上放行。
口碑集聚效應的背後,是許多非洲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認可,「中國經歷了實體店擴張然後關閉的循環,非洲可以直接繞過這個階段」,楊濤如是說。
在非洲許多城市,都會看到印度人經營的零售商店,如何在被印度人壟斷的非洲零售業之外開闢新天地,也需要一番智慧。楊濤說,印度人在非洲玩法是:大哥開超市,二哥註冊一個自己的品牌,然後找中國公司代工,最後大哥的超市裏用歐美品牌抬高價格,旁邊再擺上中國產品賺取巨大利潤。
楊濤說,他們的使命是提升非洲消費者生活質素,因為中國消費者離開線上購物還可以照常生活,但對於非洲人而言,買一樣東西非要去首都不可,電商簡直就是改善生活的必需品。「我希望能夠成為全球品牌進入非洲的入口,在傳統的渠道之外,重建一條電商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交易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