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十大目標部分未達成

時間:2017-10-31 03:15:2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九條(IFRS 9)將由2018年1月1日起實施。滙控集團財務董事麥榮恩表示,雖然具體影響仍存變數,惟根據現時評估,在1月1日將令貸款減值撥備增加大約20億元,相當於對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 1)比率帶來不足15點子影響。

  滙控在2015年6月提出十項策略行動,目標是於年底前完成。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在第三季,集團再削減130億元的風險加權資產(RWA),令總數達到3090億元,超出原訂目標的2900億元。年度成本節約52億元,目標是60億元左右。不過他承認,部分目標將無法達成,當中包括來自人民幣國際化的收入,原訂目標是在2017年底前可達20至25億元。

  滙控以列帳基準計算的第三季稅前盈利按年勁升,主要反映重大項目的淨利好效應。不過,若用經調整基準計算,稅前盈利則按年下跌1.4%。滙豐解釋,這是由於營業支出上升7%,抵銷了收入增長(3%)和貸款減值顯著減少21%的有利變動。

  今年首九個月合計,列帳基準稅前盈利149億(美元,下同),按年大升41%(或43億元),當中包括重大項目的有利變動淨額37億元,但被6億元的貨幣換算不利影響抵銷部分增幅。若不計及這些項目,經調整稅前盈利為174億元,按年升8%。首九個月合計的純利為99.57億元,按年大幅上升73.49億元,主要原因是經營收入淨額上升5.5%,經營支出則減少8.62%,而貸款減值也大幅減少62%。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