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南特區將迎來成立三十周年,配合內地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海南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在基建、旅遊、物流、房地產及醫藥產業等行業和領域發展可能更受惠;圖為海口新港 資料圖片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議案。四月二十六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掛牌。2018年4月,海南特區將迎來成立三十周年;同時,2018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而特區的設立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背景下,九月一日《人民日報》用八個版面「聚焦」海南。以特區成立三十周年和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契機,海南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 李慧勇
海南優勢在於豐富的生態和旅遊資源,在「一帶一路」倡議和南海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海南成立以來,國家一系列鼓勵海南發展的政策措施,並明確了海南的戰略定位。2009年,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定位為: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
一、一點兩區三地十二產業
2015年,《海南省總體規劃(2015-2030)綱要》將海南定位為:一點、兩區、三地。「一點」即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兩區」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國改革創新試驗區;「三地」即世界一流海島海洋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國家熱帶特色產業基地、南海資源開發服務及海上救援基地。從經濟增長來看,《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力爭海南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作為沿海五大經濟特區之一,海南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其他特區,並低於全國平均水準。2016年,海南人均GDP為44347元,約為全國的82%。2016年海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653元,約為全國的87%。儘管自2007年以來,海南的增長速度一直高於全國,人均GDP也逐步向全國平均水準靠近。惟距離追趕上全國水準甚至達到中上水平,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從三次產業來看,2016年海南一二三產業佔比為23.4%、22.3%和54.3%,分別比全國高14.8、-17.5、2.7個百分點,一二產業相當,第三產業處於絕對主導地位。從增長速度來看,2016年海南經濟增長7.5%,比全國高0.8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增速分別為4%、4.7%和10.2%,分別比全國高0.7、-1.4和2.4個百分點。海南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主要和第三產業增速較快有關。從具體行業來看,在國務院出台的《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基礎上,海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以及海南省總體規劃(2015-2030)綱要,立足海南優勢,提出重點發展十二類產業:旅遊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互聯網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現代物流業、油氣產業、醫藥產業、低碳製造業、房地產業、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據2016年數據顯示,這十二個重點產業增加值佔到海南GDP的73.7%。從規模來看,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技教文體、房地產、旅遊及現代金融業的規模最大。但從發展速度上來看,互聯網業、現代金融、房地產業、技教文體、醫療健康以及旅遊業的發展較快。2017年前三季度,十二個重點產業增加值增長10.6%,較全省GDP增速高3.1個百分點。互聯網、醫藥產業、現代金融服務業、會展業、技教文體、旅遊產業等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十九大前夕,海南省領導多次表示,要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努力實現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三大願景」。十九大報告回顧經濟建設成就時,專門提到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海南一直提倡的生態發展、創新發展等理念和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要求完全一致,海南作為全國改革創新試驗區將有更多的政策支持。這可能是中央在財政投入方面的傾斜和支持,也可能是自貿區、稅收改革、體育產業、土地流轉方面的改革和試點。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海南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
二、新時代哪些行業和領域可能更受益
1、基建
根據海南省總體規劃(2015-2030)綱要,海南將着力推動「海陸空立體化交通系統」的一體化互聯互通。「十二五」期間,海南交通建設計劃投資700多億元,實際投資約760多億元;預計「十三五」期間海南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將超過1000億元,與「十二五」期間的計劃額相比,增長了43%。其中,「十二五」期間公路水路投資450億,「十三五」公路水路專案計劃投資800億元。在航空領域,要形成「南北東西、兩幹兩支」的機場布局。根據海南「十三五」規劃綱要,「十三五」期間要建成運營瓊海博鰲機場,完成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三亞新機場和儋州機場。港口方面,推進「四方五港」建設,整合全省港口資源。五大港口分別是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三亞港以及清瀾港。鐵路方面,海南「十三五」期間將着力打造以環島高鐵為主骨架,地方專支及特色鐵路為補充的鐵路網格局。與此同時,未來的「八縱八橫」高鐵網之一的包海通道,將由包頭直達海口。
2、旅遊
旅遊業是海南的特色優勢產業,也是海南重點發展的龍頭服務業。海南的戰略定位之一就是:世界一流海島海洋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根據海南「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定量指標,2020年海南旅遊業的收入要達到1000億元以上,在2016年672.1億元基礎上,仍有48.8%以上發展空間。隨着海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進一步完善,也將為旅遊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從中國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的角度來講,海南旅遊業的發展也順應了美麗中國、消費升級的中國轉型大背景。隨着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旅遊類消費的比重也會進一步提升。
3、現代物流
以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基礎,海南現代物流業也有望獲得進一步支撐。同時,現代物流也是海南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據海南「十三五」規劃綱要,到2020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要達到345億元,形成2-3個營業額超100億元的大型物流園區。與2016年188.96億元的增加值相比,仍然有83%的增長空間,對應的2017-2020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6.2%。
4、房地產
這輪全國房價上升周期中,海南核心城市的海口和三亞的房價漲幅低於全國七十城市水平。從中國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這一背景出發,海南在生態和旅遊資源方面的優勢,契合美麗中國、消費升級的時代主題。疊加海南在「一帶一路」倡議及南海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海南有望迎來新的戰略機遇,實現人均收入的追趕,地產也將因此受益。從海南的區域布局來講,海口和三亞是南、北兩極一體化發展區的核心城市,在海南的新一輪發展中,將拔得頭籌。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將進一步提高重要節點城市的地產價值。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八縱八橫鐵路網將要聯通的海口,以及機場建設為海口和三亞帶來的機遇。
5、醫藥產業
醫藥產業也是海南重點發展的產業。據海南「十三五」規劃要求,到2020年要實現醫藥產業產值500億元左右,年均增速達20%以上。2016年海南醫藥產業的產值僅165億元,增速僅10%。與2016年相比,到2020年的增長空間為203%,2017至2020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