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內地共享單車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行業洗牌或隨之而來。外電昨引述消息稱,行業領頭羊摩拜(Mobike)及ofo投資者正在洽商合併事宜,以結束這場「燒錢」的競爭。報道指,有關談判才剛剛起步,預計合併後的估值或超過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摩拜昨晚回應稱,摩拜單車在技術、產品和運營效率上都「遙遙領先」,將專注於用戶體驗和全球拓展,「不考慮合併」,ofo方面則表示「不知情」。
ofo及摩拜的投資人和創辦人此前曾在不同場合表示兩家公司無必要合併,而近日ofo投資人朱嘯虎卻改口稱,雖然ofo與摩拜擁有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但每月仍要投入大量營運資金,唯有兩家合併才有可能盈利,又稱誰被合併「對資本來說並不重要」。
過去三個月,內地出台了多項針對共享單車的限制政策,包括在多個城市實行總量控制規定,一味增加投放再難成為贏得競爭的手段,在資本的不斷消耗下,公司盈利模式和行業前景都陷入困局,亟待整合革新以自救。
而與此同時,內地的共享單車熱潮引發全球關注,外媒引述數據指,轎車使用和汽油需求增長原本預計於2025年前出現停滯,而內地共享單車投放量超過1600萬輛,註冊用戶逾1億人,從而有效減少了轎車使用,令汽油需求增長放緩。
一項針對內地36個城市約10萬名摩拜用戶的調查顯示,自共享單車服務引入以來,受訪者開車出行的情況減少逾50%,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報告亦表明,僅該市的共享單車已超過50萬輛,取代了近10%的私家車出行,相當於減少了13%的汽油消費。
BMI research油氣分析師Peter Lee認為,如政府大力降低碳排放,鼓勵更多車主通過騎車取代短途駕車出行,那麼共享單車甚至會對汽油消費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