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八成中型企看好經濟

時間:2017-10-04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梁振輝指港匯雖然偏弱,但暫時毋須太過憂慮\大公報記者黃裕慶攝

  滙豐昨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與全球的中型企業比較,香港的中型企業對環球經濟前景更樂觀,促使他們更主動開拓海外商機。展望未來,滙豐認為本港中型企業更需要靈活創新,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該份名為「釋放中型企業增長潛力2017」的研究報告,由滙豐委託牛津經濟研究編製。至於「中型企業」的定義,是指僱員數目介乎200至2000人的企業。

  在報告覆蓋的14個國家及地區之中,截至2014年,估計合共約有43.3萬家中型企業,直接聘請2.08億名員工。當中以中國內地的中型企業佔最多(約19.8萬家),其次為印度(約11.5萬家)和美國(3.3萬家)。

  預期三年內利潤回升

  香港的中型企業約有885家,在14個地區之中敬陪末座;排第13位的新加坡,約有1177家。

  根據報告,60%香港中型企業對環球經濟前景樂觀,跟全球平均比率相若(58%);對本地經濟前景方面,81%香港中型企業感到樂觀,明顯高於全球平均的69%。然而,香港中型企業去年錄得的收入和利潤率均下跌,儘管他們預期未來三年有所回升,惟增長步伐可能較慢,有別於其他市場中型企業的看法。

  報告指出,中型企業對全球經濟繁榮增長擔當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包括在供應鏈各環節,以及帶動個人消費方面,他們對14個國家及地區的經濟增長(GDP)貢獻達到19萬億美元。若只計算對GDP的直接貢獻,有關金額則為9萬億美元。

  近三成續拓現有市場

  展望未來,報告表示,中型企業的成功關鍵,是能於本土市場和海外市場提升其盈利能力。在未來三年,受訪企業預期收入來源的主要渠道,是繼續拓展現有市場(29%),而表示有意拓展新本土市場和新海外市場的比例,分別達到18%和11%。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趙民忠表示,中型企業是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隨着內地及香港經濟愈趨融合,本港很多中型企業在供應鏈的不同環節,都已經與內地建立緊密連繫。展望未來,他認為本港中型企業更需要靈活創新,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

  今次調查覆蓋全球14個市場,包括澳洲、加拿大、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法國、德國、印度、印尼、墨西哥、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阿聯酋、英國及美國,共43.3萬中型企業。

  與此同時,研究機構訪問了1400名來自這些市場的中型企業高級管理層,以了解他們對前景的看法,例如未來三年的挑戰、保持和拓展優勢、投資和發展重點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