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思捷環球行政總裁馬浩思(左)表示,會於合適的時機及價格下繼續回購股份,旁為財務總裁鄧永鏞 大公報記者邵淑芬攝
【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報道:思捷環球(00330)經過多年的重組節流,終慢慢反映於業績上。集團公布2017年度全年純利急升2.19倍至6700萬元,經營虧損亦由5.96億元大幅收窄至1.02億元。思捷業績大幅改善,並坐擁52.2億元現金,但集團仍決定不派股息。思捷環球行政總裁馬浩思表示,會於合適的時機及價格下繼續回購股份,至於會否回饋股東,則要由董事會決定。
擁52億現金 不派股息
雖然純利上升,但思捷收入仍然受壓。期內,收入下跌10.38%至159.42億元,毛利亦跌7.83%至82.3億元,但毛利率則上升1.4個百分點至51.6%。財務總裁鄧永鏞表示,幾經努力下,集團今年成功把經營開支減少10億元,較預期早一年達標,未來可望進一步改善盈利能力。
被問到近日歐元兌美元反彈,對業績會有什麼影響。馬浩思表示,因集團財務表以港元結算,歐元強勢自然會受惠,亦有助改善毛利率。他續稱,目前現金儲備水平非常好,現金消耗亦大幅下降,但不回應會否回饋股東,只說取決於董事會,管理層不能披露或公開討論。
繼續關閉無盈利店舖
思捷於短期內將繼續精簡措施,關閉無盈利的店舖。此舉會為銷售帶來壓力,但隨着業務擴充及生產力提升,預期可紓緩部分壓力。思捷預期,2018年度財年收入會有溫和跌幅,並帶動利息及稅項前溢利產生類似2017年財年所錄得的改善。馬浩思表示,集團未來將致力推行品牌年輕化、產品升級、新一代渠道、市場規模優化及擴張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