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銀行學會:業界宜主動加強FinTech培訓

時間:2017-09-12 22:12:53來源:大公網

  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指已有大型銀行着手FinTech領域轉型(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大公網9月12日訊(記者 吳涵宇)金融科技(FinTech)突飛猛進,對於銀行業究竟是利是弊?香港銀行學會今日發表「銀行業人才培訓和發展調查」結果,55%受訪者都對FinTech持正面態度,惟15%仍視其為威脅。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稱,從業人員對FinTech「既愛且怕」,不少大型銀行已成立有關部門着手轉型,加強專業培訓十分必要。

  該項調查已連續進行兩年,本次於今年5月至7月對近400名受訪者問卷調查,其中68%為銀行及金融業機構僱員,13%為專業機構僱員,10%為專業培訓工作者,另有部分學生及監管機構專業人士。

  梁嘉麗指出,有見FinTech日益受到關注,今次調查新增了從業人員對於FinTech的看法問題,其中認為FinTech發展威脅多於機遇的受訪者,逾半數為前線員工和資歷較淺者,反之64%的受訪管理人員及資深從業者將其視為機遇。此外,在過去一年內接受過FinTech有關培訓的受訪者中,多達73%都對其持正面態度。

  梁嘉麗認為,FinTech為銀行及金融服務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從業者不能僅持觀望態度,籲銀行主動通過培訓和交流,自上而下加強從業員對FinTech的認識和技能。她並希望僱主正視有關培訓需求,及早為員工提供專業培訓,協助經驗不足者將憂慮轉化為機遇。

  她續稱,自己此前走訪了十幾家大型銀行,不乏有些已經開始轉型,包括從產品設計、風險合規、IT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針對FinTech發展的全新部門。由於銀行業FinTech仍處於起步階段,專業人才須由內部培訓。而在培訓項目的選擇上,22%受訪者認為金融科技及網絡安全應為金融機構首要培訓項目,另有46%則認為風險合規培訓最為重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