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人幣保衛戰告捷 外匯準備金停收

時間:2017-09-12 03:16:38來源:大公網

  人行確認昨日起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原本的20%調整為零,並取消對境外金融機構境內存放準備金的穿透式管理。人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指出,在市場環境已轉向中性的情況下,有必要調整前期為抑制外匯市場順周期波動而出台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管理措施,也相應回歸中性。他並指出,「在人民幣匯率水平趨於均衡的同時,市場預期趨於理性,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都更加平衡。」/大公報記者 李寅舟 倪巍晨

  外電路透社引述孫國峰表示,該兩項政策都是在前兩年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資本流動呈現一定順周期性的背景下出台的宏觀審慎管理措施,考慮到當前市場環境已發生較大變化,上述兩項政策有必要進行調整。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表示,人民幣的匯率警報已基本解除,同時人行收緊海外人民幣的各項措施亦會逐步放開,以重新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不代表匯率政策現轉向

  人民幣「8‧11」中間價改革後,貶值預期激增,很多企業在境內與銀行簽署遠期購匯合約,境內遠期購匯,境外遠期結匯,進行投機或跨境套利交易。人行在2015年的八月末推出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要求銀行根據代客遠期結售匯頭寸來繳納一定水準的準備金,藉此增加做空人民幣的成本。

  人行同時調整對境外金融機構境內存放執行正常準備金率的政策,取消對境外金融機構境內存放準備金的穿透式管理。除港澳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以外的其他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境內母行,可不再為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和清算行單獨開立「參加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帳戶或「清算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帳戶。原帳戶內資金相應釋放,可用於支付清算等其他用途。

  人行通知也指出,境內代理行、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及清算行境內母行吸收的境外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則準備金政策照收不誤。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表示,隨着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恐慌性遠期購匯的市場情緒驅動已趨消退,外匯風險準備金的調整可視為對現時市場情緒扭轉。然而她強調,鑒於風險準備金率的調整不會對即期、遠期結匯行為構成影響,外匯風險準備金調降至零「不代表匯率政策出現轉向」。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分析,此次意味「人民幣保衛戰」告一個段落,而接下來管理人民幣雙向波動預期將主要通過逆周期因數等偏市場方式的工具,而將減少對行政管理措施的依賴。此外,取消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存款準備金將有助於釋放部分離岸流動性,而隨着人民幣匯率預期正常化,人民幣將再踏入國際化的軌道。

  資本帳戶放寬先兆

  渣打銀行報告表示,監管當局選擇在十九大前解除外匯風險準備金限制顯示了其對穩定在岸外匯供需的信心,或會成為中國資本帳戶進一步放開的先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