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宜藉東盟鞏固人幣離岸中心

時間:2017-08-30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馬來西亞中行管理層與香港傳媒學子們座談,分享業務發展心得 大公報攝

  為了打造東南亞「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中銀香港去年10月從母公司手中完成收購馬來西亞中國銀行股權,邁出了由城市銀行向區域性銀行轉型的關鍵一步。因中行是11個國家和地區人民幣清算行,加上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優勢,馬來西亞中行行長王宏偉相信,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盟將成為中銀香港業務增長的新引擎。他同時建議,香港要充分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與東盟國家緊密聯手形成互動,促進區域合作與繁榮,不但可以更好地發展自身和應對新加坡的競爭,也可更好地提升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大公報實習記者姚慧儀、許越、葉文龍馬來西亞報道

  數據顯示,東南亞區域中心人口達6億,GDP逾2.5萬億美元,過去10年平均增長約6%,銀行資產值達35萬億港元,市場龐大,商機無限。王宏偉對參加范長江行動「一帶一路」行的香港傳媒學子指出,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與東盟貿易額有望進一步攀升。在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倡議建設「一帶一路」後,作為重要節點的馬來西亞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其穩定的政治環境、快速發展的經濟,帶來大量基建、交通、通信和金融等需求,吸引了諸如中國中車、華為、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眾多中資企業,紛紛進駐搶抓商機。

  構建「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

  正因看好馬來西亞和東盟帶來的巨大機遇,去年10月17日,中銀香港成功收購馬來西亞中國銀行股權。馬來西亞中行副行長邱恆昌告訴記者,中銀香港未來將會通過注資,積極推動馬來西亞中行業務發展。據統計,自去年啟動東南亞業務整合以來,在「一帶一路」效應帶動下,至今年5月末,中銀香港在東南亞地區的授信餘額已達578億港元,是2015年末的2.17倍。

  對於收購母公司六個東盟國家機構的資產,中銀香港(控股)總裁岳毅曾說,這是中國銀行集團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銀行集團優化海外布局、探索區域化發展的戰略部署,對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揮香港對東南亞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也具有重要意義。

  「香港不能只把眼光盯着歐美,作為領先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與東盟進行互動。」王宏偉分析稱,馬來西亞有近700萬華人,中國特批給該國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500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加上東南亞眾多華人華僑,他們有投資中國和當地的巨大理財需求。現在開通了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香港應該好好研究,如何為這些龐大的客戶服務,在這一方面,新加坡後來居上做得很好。

  輻射三萬億美元穆斯林市場

  截至去年末,馬來西亞債券市場餘額1.17萬億馬幣,其中54%為伊斯蘭債券,按債券市場規模佔GDP比重,為亞洲第三大本幣債券市場。與此同時,馬來西亞可輻射全球18億穆斯林人口,其中蘊含3萬億美元規模的機遇,中國目前只佔0.01%的業務,市場空間可謂巨大。王宏偉強調,在這方面,香港和中銀都有大量作業要做。

  王宏偉還建議,香港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增加人民幣業務,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否則將失去優勢。「東盟十國都有自己的貨幣以及外匯管制,如果能夠推出利率掉期、外匯掉期等交易,香港將可以獲得不俗的業務機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