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看好大馬「深圳」 碧桂園建新城

時間:2017-08-29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圖:碧桂園太平洋景戰略部政府關係總監黃詝瀚(右二)向香港傳媒學子們介紹項目發展情況\大公報實習記者許越攝

  與香港和深圳一樣,馬來西亞柔佛州依斯干達特區和新加坡只有一河之隔,緊鄰馬星第二通道,被譽為是再版的「港深經濟區」,商機處處,吸引不少外資到當地投資。其中,碧桂園(02007)與柔佛州政府共同在依斯干達特區打造「森林城市」項目,開工僅三年時間,產業新城已現雛形,成為該區的新引擎。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曾三次點讚該項目,他相信,未來二十年裏,「森林城市」將提供22萬個工作機會,並為當地企業開拓海外商機。\大公報實習記者盧慧珊、陳霈榆、劉嘉傑、葉文龍馬來西亞報道

  「馬來西亞的依斯干達特區,就如同十年前的深圳一樣,發展機遇非常好。」碧桂園金海灣項目拓展副經理王耀輝表示。

  看好當地發展機遇,碧桂園在當地投資建設綠色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分為4個人工填海島嶼,其中首個島嶼自2015年2月開始填海,現時已從一片茫茫大海變身為一座繁華初現的城市。

  輻射千萬人口享紅利

  近日,碧桂園與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英國的21家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產業新城及經濟貿易合作區建設,其中包括PCCW Global。到2018年中期,該公司的目標是培育旅遊會展、教育培訓和醫療保險等三大產業,形成旅遊、會務、康體及教育為一體的產業配套。

  隨着國際學校、健康體檢中心、商業街紛紛落戶、開業,「森林城市」現已成為依斯干達特區的新引擎。王耀輝介紹,依斯干達特區正在打造五個重點區域,其中與第一通道相鄰的新山市,將打造成為金融、文化及中央商務區;第二通道西面的丹絨柏勒巴斯港口將打造成採購、物流及多元工業區;至於東面的努沙再也則主力打造為教育和娛樂中心。

  王耀輝進一步說,這三大區域就如同深圳的羅湖、福田和前海區,發展前景看俏。作為2006年馬來西亞政府推行的大型經濟發展計劃,依斯干達特區面積逾20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新加坡,是馬來西亞成長最快的經濟走廊。

  該特區預計至2025年人口規模增長50%達300萬人次,年複合增長為7%。至於新加坡人口亦將突破700萬,屆時該特區將成為輻射1000萬人口的一小時生活圈,享盡人口紅利,也為正在建設中的「森林城市」帶來發展新機遇。

  碧桂園太平洋景戰略部智慧城市和可持續發展總監溫國紳稱,碧桂園選擇到當地發展有三大原因,一是該地區毗鄰新加坡,具地理優勢;二是當地語言和文化與內地較為接近;三是看中當地年輕人口佔比高,可為市場提供勞動力。

  國際著名院校紛紛落戶

  問到為何不在當地收地發展,而是選擇填海造地?溫國紳解釋,當地土地的業主較為分散,需要耗費很多時間進行收購;加上填海而得的土地較有可塑性,整個項目的設計和發展更為統一化。

  「以前是馬來西亞人到新加坡讀書,現在是新加坡來馬來西亞讀書。」王耀輝說。這是由於新加坡的生活成本與日俱增,以及越來越多國際著名院校落戶依斯干達特區,學費較新加坡便宜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此外,隨着星馬兩地經濟、貿易和文化進一步交流和合作,兩地即將開通的兩岸公共交通系統——星馬高鐵和柔新地鐵,也會成為該特區邁向國際大都會的重要里程碑。

  王耀輝還介紹道,過去新山士乃國際機場以來往東南亞城市航線為主,但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當地投資,目前已開通來往廣州的直航,今年還計劃開通來往日本和韓國的直航航線。他透露,早前香港航空亦有到當地考察,不排除很快會有直航香港的航線。

  從過去主攻中國買家,到現在當地及周邊國家買家越來越多,碧桂園在海外的口碑逐漸建立起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沿「一帶一路」走出去,把中國製造、基建、技術和經驗等帶出去,相信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和國際知名度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