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建政策性房屋 實現樓價軟着陸\李耀華

時間:2017-08-11 03:15:33來源:大公網

  圖:新加坡通過修建組屋形式,實現了為絕大多數國民提供經濟適用住房的目標

  本港樓價一再創新高,新一屆政府有需要提出的新的房屋對策。社會上漸有聲音要求特區政府仿效新加坡政府,推出一些與市價脫鈎的供應,令市民不再望樓興嘆。這種構想,雖然可能面對規劃和房屋政策方面的困難,但可解決港人當務之急,政府亦不用考慮以新辣招壓抑樓價;同時,根據新加坡的經驗,建造政策性房屋未必會引致樓價大跌,反而或會引導樓價走回合理的軌道,實現軟着陸,這種做法值得思考與借鏡。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顯示,本港樓價升至160.3,再創新高,證明市場已再度消化了辣招的影響,和未來加息的憂慮。近日市場興起有關政府新房屋與市場價格脫鈎的討論,建議政府未來興建的新房屋,其售價不應按目前的樓市而定,而日後當轉讓時,亦不能在私人市場出售,而需由政府回購。這個方案的構思料可短期內解決目前因為港人對置業需求高而被迫捱貴樓的問題。

  事實上,本港樓價自從2016年3月以來,便一直升個不停,主要原因除了因為可供興建房屋的土地供應不足外,亦由於港人對置業的需求愈來愈大。情況與新加坡截然不同,星洲樓價在2013年見頂後,現在一直回落,目前已連續下跌了15個季度,並已從高位回落了一成多,令樓市實現了軟着陸。

  究其原因,新加坡有八成半人口居住在政府的組屋內,任何永久居民或是公民都可以申請政府公屋,即組屋。而且組屋亦可自由買賣,令擁有組屋者感到與私樓無異,對私人發展商興建的樓宇,需求自然不會太大。至於居住在新加坡私人樓宇者,則少於全國人口的兩成,而且主要是提供給較富有階層和海外的僱員居住,可謂獨自形成一個市場。故新政府只要把買樓成本提高,私人住宅的需求便自然會下調,但由於部分人士有需求,所以價格並不會出現墜崖式下跌。

  假如本港樓市政策能仿效新加坡,同樣能為有置業需要人士提供住屋(雖然初時規模絕難與新加坡看齊),令他們不需要用高價搶樓。當將來這種房屋的供應量不斷增加時,樓市的剛性需求自然減少,私樓樓價亦會自動調節,漸漸回落至合理的水平,可以實現軟着陸,令樓市長遠地穩定下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