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外需給力 中國外貿平穩

時間:2017-08-09 03:16:28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七月外貿增速遜預期。分析認為,這預示中國經濟增速將回歸平穩

  中國進出口增速七月呈現「雙降」,且雙雙錄得近半年新低。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七月中國出口同比增7.2%,較前值回落4.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11%,較前值回調6.2個百分點,當月貿易順差467.4億美元,較前值擴大39.4億美元。分析認為,這預示中國經濟增速將回歸平穩,下半年中國進出口增速料將遜於上半年,全年出口或現「前高後低」。/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上月美元計價出口增速跌至10%以下,人民幣計價出口增速仍延續雙位數的11.2%。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認為,七月出口增速的回落,或與年內人民幣匯率較大的升值壓力有關。他分析,截至本月八日,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升值3.5%,在出口部門利潤率較低的當下,匯率的較小波動都可能對出口構成影響。另外,進口增速的下降或與大宗商品價格及PPI的回落有較大關聯。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七月外貿數據低於預期,但也不差。出口增長7%,也是大幅高於過去兩年,說明進口很穩健。下半年歐洲經濟繼續復甦,美、日經濟也不錯,前景和上半年差不多。總之,出口今年也是拉動經濟的馬車之一,和過去兩年正好相反。下半年經濟不可能失速,三駕馬車都在拉動經濟,只有投資會稍微回落,下半年沒什麼風險。

  首七月順差1.6萬億

  今年首七月,人民幣計價中國進出口總值錄15.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18.5%;其中,出口增長14.4%,進口增長24%,貿易順差1.6萬億元,收窄14.5%。海關總署方面表示,今年前七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領域呈現的主要特點。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且比重提升,對歐、美、日、東盟等市場進出口增長,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提升,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鐵礦砂、原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同期,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增長17.1%;中美貿易總值增長20.6%;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增長20.9%;中日貿易總值增長16.9%。

  七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9,較前值提升0.4;中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44.9,較前值回升0.2;新增出口訂單指數下滑0.1至48.4,出口經理人信心指數、出口企業綜合成本指數分別回升0.8、0.2,至50.6、23.2。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外貿先導指標雖上升,但同期製造業PMI三大訂單卻全線回落,特別是出口訂單的下滑,更預示下半年需求走軟,預計下半年中國進出口增速將遜於上半年,但全年仍能實現較好增長,並對宏觀經濟運行起到明顯支撐。

  黃志龍預計,今年中國出口或呈現「前高後低」之勢,全年出口增速保持10%左右增長的概率較大;下半年中國進口增速或現較明顯回落,鑒於此,未來貿易順差仍有望維持較高水平。

  經濟動力足 央行幣策不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估計,下半年進出口整體增幅呈回落態勢,但月度間進出口增幅波動可能比較大。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表現,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七月進出口數據回落,反映出今年以來的經濟動能高潮可能已過,經濟進一步超預期上行的可能性不存在。因此,今年下半年經濟沒有「強復甦」,另一方面也沒有「二次探底」。在中國經濟動力依然充足下,央行大概率維持「不鬆不緊」的貨幣政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