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金融監管新方向/大衛

時間:2017-07-19 03:15:39來源:大公網

  圖:內地金融風險意識提高,完善監測預警機制,有助內地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日前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強調主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意味內地將強化金融監管,尤其關注企業高槓桿與非理性對外投資的風險。近日傳出海航系、萬達系、融創系等民企巨頭的海外投資與貸款引起監管部門注視,展開排查工作,相信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資產價格藏巨大風噞

  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主要就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等問題進行全面部署,並訂定明確金融監管新方向。

  事實上,當前國際政經形勢複雜多變,而股匯債市場則是暗流洶湧,至於資產價格更是估值高昂,潛藏巨大風險。面對全球寬鬆貨幣政策轉向,市場流動性收緊,隨時引發金融市場大震盪。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風險,可說是一語中的。

  降槓桿成為重中之重

  習主席強調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要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與發展直接融資放在更重要位置,還要把國有企業降槓桿作為重中之重,可見習主席講話內容甚具建設性與針對性,只有強化監管預警機制、提高防控金融風險能力,才能應對內部金融混業經營環境以及外部複雜金融形勢。

  習主席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內地將進一步強化金融監管,特別是關注企業高槓桿與非理性對外投資的風險。

  事實上,近年中企利用高槓桿操作大舉投資海外,透過投資、抵押,再投資的模式,背負巨大債務,成為潛在計時炸彈。據聞其中一間中企逾九成股份作抵押融資,涉資近二千億港元,實在令人側目。

  汲取上世紀拉美債務危機與亞洲金融風暴的教訓,需要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管理,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雖然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外投資金額大降四成六至四百八十一億美元,顯示中企非理性海外併購有所收斂,但國家發改委昨日表明繼續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等領域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

  要加強跨境資金管理

  值得留意的是,鑑於全球收水來勢洶洶,資產價格升值狂潮接近尾聲,預期內地監管部門會緊盯企業高槓桿與貸款風險的問題。因此,近日傳出海航系、萬達系、融創系等民企巨頭的海外投資項目與貸款融資引起監管部門注視,展開進行排查,相信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不過,內地金融風險意識提高,完善監測預警機制,有助內地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並且進一步提升境外投資者對A股信心,從近日A股ETF持續呈強可見一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