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反對派敢阻教育撥款嗎?/關 昭

時間:2017-07-18 03:15:42來源:大公網

  三十六億元的新增教育撥款,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以來的首項德政,「手筆」夠大、也大得人心,身受其惠的二千多名「短約」教師及數萬名未得大學門牆而入的自資學位學生,更是額手稱慶,期望政策早日落實,解決就業及升學問題。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息」,林太為了推行這項新政,已經和立法會一眾反對派議員開過多次會,討論了有關問題,大家都認同教席和自資學位問題應該得到解決;但眼前反對派議員為了聲援「長毛」等被DQ的議員,竟然在這一問題上打主意,企圖以撥款作為「討價還價」的手段,向林太開出「條件」。

  反對派提出,若要撥款在明天(星期三)立會最後一次財委會會議上得到通過,林太就要答應不向「長毛」等四人追討訴訟費用、不向四人追回議員薪津,兩者加起來金額逾一千萬元!

  此外,反對派還提出,若要撥款通過,還要林太答應將日後的議席補選工作「一分為二」,分開兩期執行。前者的目的是為「長毛」等人擺脫財務壓力和困境,而後者則是為了確保反對派在補選中的「能量」,將「長毛」等人重新送入議會。

  反對派這種為達一己私利目的、不惜以師生利益福祉為要挾手段,實在卑鄙無恥得可以。「長毛」等人被DQ,是他們違法拒誓所一手造成,更是特區法院的依法裁決,一眾反對派議員憑什麼要反對?更憑什麼要以師生為「芻狗」、以阻撓教育撥款為要挾?他們是公帑養活的公職議員,還是「長毛」、羅冠聰等人的私用「家奴」?

  事實是,三十六億新增教育撥款,可以令二千多位「暫任」教師有機會「轉正」,可以讓三萬多名考獲大學入學資格但因學額不足而要轉讀自資學位的學生每人每年得到三萬元補助,作為立會議員,是只有通過之責而決無阻撓之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