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保監局主席鄭慕智(左四)、行政總監梁志仁(右三)及其他管理層出席傳媒茶敘/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於上月底正式取代保監處,成為獨立於政府及保險業界的規管機構,目標在兩年內接手現時3個自律規管機構的保險經紀規管工作,並實施法定規管及發牌制度。保監局執行董事(長期業務)許美瑩昨日出席傳媒茶敘時透露,內地居民來港投保的保費持續下降,至於保單數量則要待細化項目後再作公布。
保監局行政總監梁志仁表示,將由本月底開始着手進行保險公司的量化研究,收集保險公司各項數據,並作出分析評估,此外還將加強風險管理,料於年底就險企的自我風險及償付能力評估發出指引。
監管守則明年諮詢
目前本港保險經紀達10萬人左右,隨着本港保險業的持續發展,料將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保監局亦會提供專業進修課程,同時提升保險經紀的要求。保監局執行董事(市場行為)浦偉光表示,該局將於未來半年草擬約20項相關守則及指引,內容覆蓋保險經紀的專業及學歷、每年的持續進修時間要求等,計劃明年年初諮詢業界及公眾,此外還將設立電腦系統,供保險經紀網上申請及續牌。
保監局主席鄭慕智指出,現時保監局有員工180人,其中半數由原保監處過渡而來,計劃未來兩年內增聘至300人,包括監管、調查、執法、公眾教育等領域的專業人才,以滿足龐大的監管需求。
梁志仁又提到與中保監簽訂的框架協議,冀4年內完成兩地保險償付能力等效互認,料可吸引更多內地保險公司來港分保,為本港再保險公司帶來機會。他希望早日與中保監達成細節協議,並表示將在市場准入等方面與中保監進一步商討合作。
另外,許美瑩透露,從她向業界了解的資訊來看,內地居民在來港投保的保費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不過保單相關數據就尚未披露。原保監處此前定期公布內地居民來港投保數據,惟自去年第四季度起的數據就以避免公眾產生誤讀為由暫停公開。許美瑩回應稱,目前正向業界收集更多分項數據,以便公眾作出全面而清晰的分析,但該項工作仍需時完成,相信今年年底前可公布細化後的具體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