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黃均瑜表示,資助自資學士可以鼓勵更多學生繼續升學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增撥教育經常開支,初步觀察不只教育界歡迎,其他界別及市民都支持,他讚揚新增經常性開支,打破以往以一筆過撥款方式處理教育問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亦稱,新增資源在決定前徵詢教育團體意見,真正做到吸納專業意見。
黃均瑜昨表示,新政府的開局不錯,推出包括業界建議的政策更容易凝聚社會的共識。他讚揚,首階段推出涉及36億元經常開支的措施,是理財的突破,有助長遠改善教育,反映政府肯為教育作出長遠承擔。他說,社會普遍歡迎36億元教育經常性開支,希望政府將來全面檢討中小學包括教學助理的人手配備,設立幼稚園的教師薪級表,長遠改善教育界的前景。
出席同一電台節目的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林鄭月娥在上任初期主動吸納業界建議,是有商有量的做法,比上屆政府的處理手法更「貼地」,亦更願意與前線人士傾談,希望政府及後推出其他政策亦可以以此借鏡。他又認為,資助自資學位課程,可以明顯地減輕學生的財政負擔,相信亦會吸引更多人入讀自資院校。
黃均瑜亦稱,現時大學學位的數目增長緩慢,資助自資學士可以鼓勵更多考獲文憑試「3322」成績,符合最低入學要求的學生繼續升學。
另外,回應有報道稱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是教育局副局長人選,黃均瑜認為她是合適人選。「蔡若蓮有在教育局及學校工作的經驗,對前線人員及學校有比較多的了解,可以更『不離地』去制定政策,加上她的學歷,可以顯示到她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