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這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剛於上周六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當日,出席新政府就職禮時所引述的一節詩經,以松竹茂盛來形容現時的香港亦相當可圈可點。回歸二十年香港股市、樓市發展確實亮麗。
當然過去二十年香港走過的日子亦非一帆風順,但總算可以乘風破浪。過去二十年香港經歷過高低起跌、19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的科網股爆破、2003年沙士低谷,以至2008年金融海嘯,同時間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CEPA推出及開放個人遊政策,以至近年的「深港通」、「滬港通」的出台,加上受惠於全球低息環境的刺激。回歸二十年,無論股市、樓市均能振翅高飛。
還記得在二十年前,香港仍然與新加坡爭奪成為亞洲區的國際金融中心,今日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得以鞏固。以股市規模計算,香港已經幾近可以成功「超英趕美」,最近港股的總市值已經接近28萬億港元,比起倫敦證券交易所的29.6萬億港元已相當接近,隨着近年來香港新股集資額一直高於倫敦,相信港股市值要超越倫敦可謂「指日可待」,當然與紐約股市的221.5萬億港元仍有一大段距離。
嘗試翻查過去二十年香港樓市、股市的數字,首先是樓價升近倍,差估署5月份數字,相較1997年7月回歸時樓價水平,累升約99%,而期間租金累升只有30%。同期恒指,以昨日恒生指數收市價25784點計算,比對於97年7月3日回歸假期後首個交易日的收市價15055點,帳面計算恒指升幅只有71%而已。
港股市值升近7.8倍
表面來看,過去二十年樓價升幅是跑贏恒指的升幅,但相信大家亦知道,當中不少公司的股價過去二十年何止倍升。再者由於有關計算,尚未包括股票的派息率,事實上,如果二十年前購入一些藍籌公司股票,計及期間收取的股息,相信持有股票比起買樓,隨時可賺更多。
另一方面,二十年前當年本地上市公司只有658間,今日在港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已有超過2000間,單單上個月已有多達12隻新股上市。回歸當日港股市市值只有3.2萬億港元,今日已經接近28億港元,其間的升幅接近7.8倍。
過去二十年香港股市規模大幅擴大,市值急增7.8倍,當中帶來的財富效應自然不言而喻,中資股的數目由101間增加至目前1000間以上,當中帶來的人流、資金流亦不計其數,過去二十年樓價倍升絕對是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