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外需回升 製造業PMI年內次高

時間:2017-07-01 03:16:33來源:大公網

圖:國家統計局表示,6月裝備及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3和53.6,分別較前周高0.9和1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供給質量不斷提升 大公報記者倪巍晨攝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製造業PMI報51.7,較前值回升0.5個百分點,不僅好於預期,更錄年內次高,僅次於今年3月份的51.8。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上半年製造業PMI均值為51.5,較去年同期增長1.7個百分點,從6月份數據看,中國製造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總體亦延續「穩中向好」發展勢頭。

趙慶河介紹稱,6月份製造業運行呈現四大主要特點:「供需增速加快,市場環境逐步改善」、「境內外需求回暖,進出口繼續回穩向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供給質量不斷提升」,以及「企業採購意願增強,價格指數有所回升」。

生產與新訂單雙雙提速

數據顯示,上月大型企業PMI報52.7,較前值提升1.5個百分點;中型及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0.5和50.1,較前值回調0.8和0.9個百分點。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強調,6月份中國製造業PMI讀數超出預期,且超季節性規律。總體上看,數據的改善表明二季度中國宏觀經濟表現整體不俗,預計當季GDP同比增速在6.8%左右水平。他並提醒,從結構上看,應關注大小型企業間的分化,目前經濟或仍由重化工業主導,未來需重點解決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問題。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亦坦言,今年4、5月份中國經濟短暫降溫後,內需在6月份再度有所企穩,原材料價格回升的同時,外需亦進一步向好,「6月份製造業PMI的回升,預示中國經濟內需增長『韌性』較強」。

構成官方PMI的五大核心指標,在6月呈現「三升兩降」之勢。其中,生產指標為54.4,較前值提升1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標為53.1,較前值攀升0.8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標為48.6,較前值回升0.1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標為49,較前值回落0.4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標為49.9,較前值下滑0.3個百分點。

梁紅表示,6月份生產、新訂單雙雙加速,其中雖有部分受到工作日效應的提振,但總體預示環比增勢的企穩,且製造業升級和消費相關行業增速持續加速。她續稱,6月份製造業外需繼續走強,而5月末以來貨幣條件的略顯寬鬆,則促使製造業內需出現回升。此外,上月原材料庫存水平已跌至去年最低水平,惟上游價格指標企穩回升,且中小下游工業品價格在穩健的終端需求支撐下有所上揚。

中國經濟無「失速」風險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6月份三大訂單全線上揚,特別是外需持續向好背景下,新出口訂單大幅攀升,同期內需雖現好轉,但持續性有待觀察。

展望未來,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分析師袁海霞表示,製造業需求、供給端多個指標呈現向好,且內需明顯改善,外需延續向好之勢,預示中國經濟趨穩的動能正在增強,預計未來宏觀經濟將呈現「緩中趨穩」之勢。

劉學智則直言,中國製造業PMI已連續十一個月保持擴張之勢,且運行整體平穩。從PMI指標看,中國經濟增長動能仍在增強,鑒於消費、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強,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所下降,預計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或在6.8%左右。他補充說,下半年製造業擴張勢頭能否延續尚待觀察,儘管未來經濟回暖勢頭或將放緩,但經濟運行料不會出現「失速」風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