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廿載今勝昔,香江喜迎習主席。國家主席習近平六月二十九日抵港,正式展開為期三天豐富緊湊的香江視察行程。習主席在機場發表講話,提到今次訪港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表示祝福,熱烈祝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體現支持,二十年來,中央一直是香港堅強後盾,中央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發展,改善民生;三是謀劃未來,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中央對港支持和關愛
香港各界都對習主席此行感到興奮和期望,不單因為這是習主席首次以國家主席的身份蒞臨香港,顯示中央最高領導人對香港的支持和關愛,而且在於習主席在主政以來,中央就香港的長遠發展作出了大量的研究和規劃,「一帶一路」倡議、廣東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大計相繼上馬。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裏,市民都期望習主席為港人打氣鼓勁,更為香港的長遠發展作出更多的支持和謀劃,開啟香港發展的新階段。
習主席此次視察香港的行程豐富緊湊,除出席回歸二十周年慶典和為新屆特區政府就職監誓外,還會見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社會各界人士,視察西九龍文化區和港珠澳大橋。習主席提到此行的三個目的,充分顯示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對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和耐心,是一以貫之的。
確實,「一國兩制」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港人的辛勞奮鬥,更離不開中央的大力支持。回歸二十年的成就,既是香港的成就,也是國家的成就,習主席蒞港慶祝回歸二十年,正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關愛和重視,全港市民都與有榮焉。
習主席講話最受到外界關注的,是他提到願意同香港各界一道,回顧香港二十年來不平凡的歷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這個表述值得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毋庸諱言,回歸二十年香港在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矛盾,包括經濟轉型乏力、創科產業發展緩慢、產業單一化問題未有改善、市民上車難等,導致經濟民生的矛盾日益尖銳。習主席主政以來,多次與特首會面時,都提及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諄諄勉勵鼓舞人心,既顯示習主席對香港經濟民生的關切,更顯示中央期望香港能夠及早開拓發展,規劃未來。
這次習主席特意提到要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明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習主席在緊湊的行程中,特意抽出時間視察西九文化區及港珠澳大橋,也有為香港的大型發展項目以及跨境基建打氣鼓勁之意,希望香港社會各界能夠善用這些機遇,推動香港持續發展。
排除干擾抓住機遇
事實上,習主席一直關注香港的發展和福祉。在主政的五年間,中央政府接連出台了一系列惠港政策,為香港帶來實實在在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包括:「CEPA服務貿易協議」順利簽署,進一步確保香港始終享受內地最優惠的開放措施。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跨境人民幣業務蒸蒸日上。從二○一四年起陸續推出的「滬港通」、「深港通」以及今年五月獲批的「債券通」,有力促進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共創雙贏。
「十三五」規劃綱要,更針對香港增添了支持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等全新表述,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透徹了解和準確定位,為香港發展描繪了全新路徑。此外,「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自貿區等,都預留了位置讓香港參與其中,讓香港可以分享國家發展的紅利。這些都體現習主席全國一盤棋的戰略思維,為香港發展開拓了巨大的空間。現在的關鍵是香港社會能否排除政治干擾,一心一意抓住機遇,開創新局。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榮譽主席兼首席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