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伊斯蘭國」覆亡 國際反恐戰未了

時間:2017-07-01 03:15:56來源:大公網

  經過八個月的拉鋸戰,伊拉克政府軍成功收復「伊斯蘭國」(ISIS)在該國的最後據點─摩蘇爾大清真寺。隨後,總理阿巴迪宣布,「伊斯蘭國」在伊的統治覆亡。而在敘利亞,「伊斯蘭國」事實上的「首都」拉卡也被完全包圍,收復已指日可待。

  收復摩蘇爾大清真寺,對伊政府軍來說,是巨大勝利,對國際反恐聯盟來說,也是重大戰果。三年前,ISIS頭目正是在此「登基」,自命為「哈里發」。如今,「建國」地淪陷,標誌着ISIS作為有組織的實體已然覆滅,對中東恐怖勢力是一沉重打擊,也會增強國際社會的反恐信心。

  但正如ISIS宣布「建國」是宣示其影響力的標誌性「符號」一樣,攻佔ISIS「首都」也僅是象徵,不過是階段性勝利。如果據此認為反恐戰已經結束,國際社會自此就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高枕無憂地享受安寧生活,那就大錯特錯了。伊拉克政府宣布與ISIS戰爭結束、將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顯然是過於樂觀。ISIS作為「國家」覆亡,但其發動恐襲的力量猶存,反恐鬥爭遠未結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ISIS之所以能迅速崛起,皆源於掉以輕心。早在伊拉克戰爭爆發時,ISIS還是一個以「基地」組織分支活動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團體,人員不過是一群思想激進的烏合之眾,戰鬥力平平。但從二○一一年美軍開始撤離伊拉克起,該組織急速壯大。一方面,美軍撤離形成了巨大的「安全真空」;另一方面,「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擊斃後,國際恐怖組織群龍無首,進入分化組合新階段;再加上中東北非相繼爆發「顏色革命」,敘利亞爆發內戰,地區局勢空前動盪。ISIS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其名義上雖仍以「基地」分支活動,實際上已準備另起爐灶,走上攻城略地的「建國」之路。

  當時,美歐等西方國家忙於策動「顏色革命」,對ISIS未能給予應有重視。反恐部門雖然屢有情報反映ISIS勢力的蔓延,但均被認為是散兵游勇為了宣示自己的存在,成不了大氣候,未能引起最高決策層的足夠注意。直到二○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ISIS宣布「建國」,美歐才如夢方醒。ISIS如同從地下突然冒出一樣走上前台,以比「基地」更兇殘的手段及所向披靡的戰鬥力引起了外界的注意,西方才開始正視這股力量。九月十二日,美與盟友開始對敘利亞展開空襲,打響了反ISIS戰爭。

  ISIS的興起,教訓慘痛,歷史悲劇不容重演。ISIS組織已撤離城市,化整為零,準備打持久戰。歐洲頻發恐襲警報警示人們:反恐戰距取得最後勝利還很遙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