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升級\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副總裁 魯政委

時間:2017-06-27 03:16:17來源:大公網

  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沒有設定規模增速的數量目標,而是更為關注結構調整。

  對外貿易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對外貿易結構包括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對外貿易方式結構、對外貿易模式結構、對外貿易區域結構;而狹義的對外貿易結構則專指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本文的討論主要聚焦於後者。

  從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看,借鑒安禮偉(2010年)將中國出口產品結構按照HS編碼劃分為四類:動植物產品及其製品、食品飲料等初級產品;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中等技術含量的資本密集型產品;較高技術含量產品;分別對應一至四類。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產品分類並未區分同一產品內部價值鏈不同環節技術含量的高低。

  總體看來,中國出口產品結構呈現出不斷升級的狀態。具體表現為: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出口佔比不斷提升,而初級產品、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佔比不斷下降。但值得關注的是,數據似乎顯示,中國較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佔比存在一個「天花板」,即佔比很難超過60%。

  那麼,站在貿易結構提升的觀察角度,在中國外貿數據上所折射出的這一「天花板」,是否也同樣存在於其他貿易大國呢?

  從美國的經驗來看,美國出口結構以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其中又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已有的觀測數據顯示,美國較高技術含量產品出口佔比總體維持在60%上下;從英國經驗來看,與美國一致,英國出口商品以較高技術含量產品為主,其出口份額於1998年觸及60%的「天花板」,雖然2007年之後有所下降,但從2014年再度出現回升並已接近60%。從德國的經驗來看,德國較高技術含量產品出口佔比長期維持在60%左右,甚至還在2013年突破了60%。

  未來提升空間巨大

  與前面那些經濟體迥然不同的是,日本和韓國兩個東亞經濟體。從日本來看,較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佔比在1988-2000年期間長期維持在80%的高位,2007年之後雖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70%以上。同時,觀察韓國的出口結構,也可以發現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自2000年開始就突破了60%的比例而不斷上升,並在2004年之後至今一直維持在70%左右的高位。而這段時期,恰恰正是東亞經濟圈垂直分工相當繁榮的時期。

  考慮到不同經濟體因自然稟賦的差異,從而在初級產品的生產與出口能力上懸殊,我們在剔除初級產品後再進行觀察。結果發現,如果將初級產品剔除,歐美發達經濟體較高技術產品出口佔比與日本、韓國差距顯著縮小;與此同時,按照這一口徑,中國目前的佔比僅在55%左右,與上述經濟體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展望未來,考慮到中國較高技術產品佔比與發達經濟體相比還有10-20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同時,根據日本和韓國的東亞經濟圈分工經驗,隨着「一帶一路」的向前推進,也將有助於中國較高技術產品出口佔比的進一步提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