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訪港客回升 零售業現曙光

時間:2017-06-25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市場預期受惠訪港內地旅客增加帶動,本港零售業未來數月的銷售將持續改善

  面對訪港內地旅客持續減少,加上新零售模式的衝擊,本港零售業步入寒冬。隨着訪港旅客人數改善,配合零售企業積極把握電子商務及線上線下互動所帶來的商機,本港零售行業漸露曙光,距離正式復甦之時指日可待。

  政府統計處最新的資料顯示,2017年4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5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微升0.1%,亦較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修訂估計的356.91億元,按月下跌1.4%。2017年首四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1%,較2016年及2015年同期分別下跌11.4%及2.3%,有所改善。

  零售業銷貨價值得以改善,主要受消費氣氛好轉所帶動配合訪港旅客人數回升,本港零售可謂絕處逢生。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字,2017年4月份,中國內地訪港旅客錄得352.19萬人次,較3月份的333.08萬人次,高出5.7%,亦較去年同期增長1.8%。

  零售商變陣 加快盈利改善

  高盛證券發表研究報告指,訪港旅客的消費持續改善,帶動店舖的同店銷售表現正面,預期本港零售銷售將由2016年全年下跌8.1%,改善至2017年將錄得按年增長2%,又預期香港的零售行業,有望在2018年至2019年出現周期性復甦。

  高盛相信,隨着零售商透過關閉門店、店舖搬遷及續約削減成本等因素下,將加速改善盈利狀況,預料香港零售商在2018年的純利增長可達20%至30%。該行估計,假如內地訪港旅客人數或人均消費增長再高5個百分點,估計為該行對零售商2018年至2019年的基本純利預測帶來2%至10%差異。

  野村國際報告認為,本港4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值按年只微升0.1%,預期受惠訪港內地旅客增加帶動,未來數月的銷售將持續改善。

  樓價調整或影響零售銷售

  此外,美銀美林發表報告指出,4月份零售銷售數據表現令市場失望,惟預料市場將會持續復甦,主要由於今年4月份的增長仍然優於今年首季及去年第四季,相信短期的零售銷售增長有望維持穩定。

  美銀美林提到,倘若訪港旅客繼續向好而支持零售業銷售,本地市民的消費,亦可望受惠消費氣氛好轉,以及勞工市場有抗跌力所支持。不過,該行亦注意到,如果本港樓價出現調整,勢必影響零售銷售表現,相信近期各家銀行上調按揭息率,有助冷卻樓市熾熱的氣氛。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亦認為,本港的零售市道已大致穩定,預期今年上半年,整體零售銷售將錄得少於1%跌幅,今年下半年表現會較好,估計2017全年將錄得介乎增長1%至下跌1%。

  新興零售模式有助復甦

  事實上,今年是香港回歸20年,本港將會舉行多項慶祝活動,有望提升旅客訪港消費的吸引力,進一步帶動本港整體的消費氣氛,估計今年下半年零售額在低基數效應下,增幅更為理想。

  除了訪港旅客回升、消費氣氛好轉、零售業關店減成本等因素,新興零售模式,正在重塑零售業的新世代,亦助力零售業的復甦。部分大型的傳統零售業透過電子商務渠道,加強消費者在線上線下的互動,把線上客流引入實體店,以增加銷售的協同效益。

  本港零售業銷售的短期前景,仍要視乎訪港旅遊業的復甦步伐,還有美國聯儲局早前宣布加息0.25厘,展開新一輪加息周期,以及其他外圍不明朗等因素,對本地消費意欲的影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