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四分一厘後,香港多家銀行均表示現時尚無加息壓力,而今年之內更不會加息,市場因此估計香港暫時無加息壓力。然而,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不可能永遠不跟隨美國加息,而且現時銀行雖仍然水浸,但資金來得快,走得亦快,炒家一旦洞悉銀行界疏於防範,便會群起而攻,港元再陷入被狙擊危機。
港銀行在聯儲局加息後仍按兵不動,指出目前並未有加息的迫切性,多家銀行被問及香港何時會跟隨美國加息時,均認為下半年未有加息的壓力。然而,另一邊廂,本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卻警告,美息持續上升,港美息差已進一步擴闊,套息活動亦開始增加,港匯亦將持續偏軟,意味着可能出現港元走資的情況。
在聯匯制度下,若美息持續上升而港息停滯,炒家很可能乘機沽低港元。事實上,港元兌美元近期持續下跌,周四晚更一度跌至7.8024的16個月新低,表明港元走資的壓力持續加大。然而,銀行界認為,本港銀行結餘充裕,暫時未見資金流走的跡象,故息口仍可以保持不變一段時期。
可是,財資人士所提到的銀行結餘,其實並非固定資產,可以在短時間進與出。在金融海嘯後,美國實施量寬,造成了1300億美元現金流入,然而,誰可保證這筆資金永遠存在銀行體系?1998年港元被狙擊,當時短期內港元拆息曾被挾高至300多厘,最後要港府入市才可擊敗大鱷。雖說目前本港外匯儲備已高達4000億美元,與當年的700至900億美元不可同日而語,但假如炒家看清了港元的弱點,再度重施故伎,港府最終即使能再一次擊退大鱷,但其間對市場造成的衝擊難以估量。
所以,銀行界亦應提高警覺,忌掉以輕心,即使目前的確無加息的迫切,但亦應向市場表達準備好隨時加息,先發制人,令炒家難有出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