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自滬港通和深港通相繼開通,「北水」持續南下。今年以來,通過南下香港股市的「北水」已超1800億元人民幣。瑞銀財富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投資總監胡一帆周五表示,雖然目前尚未發現南下速度明顯放緩跡象,但隨着內地金融監管部門加強監管,不排除下半年資金南下速度放緩。
胡一帆表示,看到流動性在國內減少,雖然港股上漲趨勢不變,但是在流動性上面下半年料會有比較大的放緩。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她指,儘管近期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有所放緩,但「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及去年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等均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不會改變。她續稱,上月宣布的「債券通」對人民幣國際化有重要意義,「債券通」的開通有助於資本流動的動態平衡,且有利於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
胡一帆坦言,美聯儲升息後,人民幣匯率將承受壓力。另一方面,今年首季中國經濟走勢較強,由於匯率形成中加入了「逆周期因子」,因此人民幣走勢較為穩健,但下半年若中國經濟走勢放緩,也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貶值壓力。此外,人民幣與美元匯率脫鈎是大趨勢,但該過程將循序漸進。她續稱,隨着中國外儲的環比四連升,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外流的憂慮已經打消,不過資本管制加強後人民幣貶值壓力雖大幅減弱,但下半年匯率恐仍承壓,且匯率貶損壓力更多源自資本外流問題,預計至2017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將溫和貶值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