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滙豐資本市場亞太區聯席主管陳紹宗在論壇上表示,全球投資者期望內地開放債券市場,透過債券通,國際投資者可利用香港的交易平台參與內地債市,即以離岸平台參與在岸市場,機構投資者未來可投資更多元化的債券。他估計,債券通開通初期,零售投資者主要透過資產管理產品參與。
陳紹宗指,內地擁有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截至今年3月底,託管的債券規模達到65.9萬億人民幣,而國際投資者的總投入已超過8000億元,相信隨着債券通的開通,國際投資者的參與將逐步增加。
工銀亞洲助理行政總裁盧建表示,香港是國家開放的重要門戶,為中資機構海外發債的首選地,亦是外資機構投資內地市場的窗口;在「一帶一路」 的背景下,香港市場已成為全球資產管理的重要平台,股市通及債券通未來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投資境內市場。
工銀亞洲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畢可容表示,債券通「北向通」因沒有額度限制,令境內債市的投資門檻大大降低,尤其有利中小投資者,料持有國債、金融債以外的債券比例將逐步上升。
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工銀亞洲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詹偉基表示,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量在2017第一季度同比增長高達26%。在「一帶一路」帶動下,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人民幣將會在項目融資、貿易及投資領域增加使用,從而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