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進入駕駛室,說一句「小祺,你好」,即可以喚醒智能系統,人和車自然對話就能完成地圖導航、空調控制、車窗升降、調整座椅、雨刮器啟動等多項功能的操作,甚至可以通過說話啟動和熄滅發動機。這是搭載了科大訊飛最新智能語音系統的廣汽傳祺GS8,在廣汽集團某新項目啟動儀式上的情況。在人工智能(AI)全面開花的科大訊飛,其高級副總裁杜蘭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企業完全不需妄自菲薄」。中國未來在這一領域或許能夠產生在全世界範圍有影響力的企業。/大公報記者何花深圳報道
創立於1999年的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鑽研十八年。從智能語音技術切入,讓人利用自然語言控制機器。廣汽傳祺GS8搭載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系統,司機一句「小祺,我要去會展中心」,車載導航隨即調出了最優路線,自動避開擁堵。
不過,杜蘭坦言,現在的人工智能還處在較弱的階段,「人工智能未來將是一種思維方式,你要知道在消費者領域人工智能能夠產生什麼交互,用戶行為會發生什麼改變。
而在行業裏面,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人的技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一旦被人工智能取代,整個商業遊戲規則就會發生變化」。
民生領域全面落地
人工智能技術現已應用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輔助醫療和智慧課堂,在商業、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全面落地。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可以不再需要手寫病例,說話間,病例就可以自然呈現,診療效率可以實現翻倍。此外,學生考試中的聽力和口語也不再需要老師監考。閱卷中,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也可以實現效率提升。
在機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等感知智能領域和常識推理、閱讀理解等認知智能領域,科大訊飛的技術都曾多次在世界範圍內的比賽中奪冠。
杜蘭稱,「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是科大訊飛的努力方向。他又強調,在人工智能技術革新過程中,中國企業幾乎和國外同時起步,目前也大致齊頭並進,認為「中國企業完全不需妄自菲薄」,中國未來在這一領域或許能夠產生在全世界範圍有影響力的企業。
「考慮到在AI人才方面的巨大儲備、優秀的工程師培育體系以及巨大的潛在AI市場,中國幾乎肯定會成為AI領域的領導者。」前微軟、谷歌中國區高管李開復曾經在接受採訪說道。
記者了解到,除訊飛之外,目前百度在自動駕駛汽車、AI個人助理,騰訊在利用AI分析聊天數據,阿里在應用AI分析電商和雲存儲數據等方面都在世界範圍內領先。在下一輪技術浪潮中,中國企業有着巨大的機遇,但目前並不能說已經成為全球領先,尤其是在芯片這個核心硬件領域,中國一直未有突破,被人遏制咽喉,未來也任重道遠。
技術行業融合人工智能
未來的電視、汽車、機器人、玩具、VR(虛擬實境)、智能家居等和生活相關的產品都成為智能化產品的時候,對商家提供的服務、傳統製造業的發展、消費者的習慣將帶來何種變化?
杜蘭相信,未來每個行業的商家均將需要適合自己的人工智能,這就需要技術與行業的深度融合,「這不只是懂技術的人能做到,整個過程也需要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