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果出爐以來,歐元資產的價格和歐元匯率都大幅反彈
五月八日,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結果出爐。投票結果與在大選前夕的民調基本一致,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在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中以較大優勢擊敗極右翼候選人勒龐,當選為法國新一任總統。\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胡文洲
當選法國總統的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深受法國精英們青睞,其主要關注法國勞動力市場改革,削減政府支出,降低稅負,支持經濟全球化,推進於歐盟的合作。
歐盟瓦解風險降低
極右翼總統候選人瑪麗蓮.勒龐效仿特朗普提出了「法國優先」的口號,其政治主張與特朗普相似。歐盟方面,勒龐承諾將在當選後就法國的歐盟成員國地位進行重新談判,隨後將以公投的形式決定法國的去留,她主張重建法國的貨幣主權,提出新法郎取代歐元。貿易方面,勒龐反對經濟全球化,倡導貿易保護主義,拒絕任何國際貿易協定,向進口商品加徵3%的關稅,禁止具有優勢稅率的外國公司准入。
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有助於保持當前歐盟的政治政策框架,打擊當前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勢力,捍衛過去二十多年來歐盟的一體化發展成果。因為一旦極右翼候選人勒龐當選,將大大提高法國脫歐的可能性。法國地處歐洲大陸中心,與歐洲各國的貿易往來向來是其經濟命脈,一旦脫歐或放棄歐元,可預見的是,交易成本上升和貿易摩擦將可能進一步嚴重打擊法國經濟。
馬克龍當選,其政策的包容性和延續性將有利於歐元和歐盟經濟發展,歐盟面臨分崩離析的最大風險應該已經過去,海外市場不確定性消除。因此,短期來看,在當前英國提前開啟臨時選舉,脫歐談判焦灼,德國大選尚不明朗的情況下,馬克龍的當選將降低歐盟地區的政治政策風險,提振歐洲經濟復甦前景。但中期來看,本次法國選舉中民粹主義再次登上關注的舞台,意味着當前歐洲在經濟增長、公共收支、就業、難民等方面的結構化矛盾依然突出,歐盟地區的政治不確定性尚不能完全消除。
2017年由於歐元區主要國家相繼舉行重要選舉,英國脫歐談判開啟。歐元區的政治政策不確定性,以及由此帶來的潛在溢出效應,被視為影響歐元區經濟發展和歐央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因素。隨着法國政治風險的緩解,市場對歐央行釋放貨幣削減信號,回歸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預期也隨之上升。
歐元區經濟基本面復甦向好,一季度GDP年化季率初值增長1.7%,環比增0.5%。2017年4月份歐元區PMI錄得56.7,遠高於2016年同期的51.7。從全球範圍來看,2017年以來全球經濟的持續復甦,勞動力市場的日益改善,通脹水平的逐步攀升,寬鬆貨幣政策的邊際刺激效應逐漸減弱而負面效果逐漸增強,全球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已然迎來拐點,貨幣政策正常化逐漸開啟。
法國總統選舉結果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主要是由於長期以來,中法之間在貿易、投資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基礎相對穩定。當前中國是全球經濟體量排名第二,貿易體量排名第一的國家,無論誰當選總統,法國都需要保持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來拓展自身的外部發展空間。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法國出口額為250.1億美元,佔中國全年整體出口額僅為1.2%,而2016年中國從法國商品進口額為225.6億美元,佔全年進口額僅為1.4%。不過,馬克龍的當選有助於保持當前歐盟政治框架、推動歐盟經濟發展態勢,從而為中國營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
馬克龍最終當選法國總統,緩解了資本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提振了歐元和歐洲資產價格表現。因民調和投資者普遍預期馬克龍將贏得第二輪大選,市場已經基本消化了這一事件,投資者顯然已在押注歐洲不會出現導致歐元或歐盟崩潰的政治地震。
港股操作謹慎為宜
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果出爐以來,歐元資產的價格和歐元匯率都大幅反彈。過去兩周,歐元兌美元匯率上漲超過2.5%,法國CAC40指數上漲7.4%,而黃金價格則下跌4.5%。
就中國資本市場而言,馬克龍當選後外圍市場風險大幅下降,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將轉移到國內因素上。近期境內金融監管持續加碼或引發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在短期內對股市造成一定影響。因此,筆者對港股五月份走勢持相對謹慎的觀點。而且香港股票市場邁入傳統「淡季」,五月操作上謹慎為宜。歷史數據表明,港股在五、六月份往往表現不佳,有「五窮六絕」之說,而且港股自一月初至四月底的這波漲幅已達到12%左右,短期內進一步上升的動力不足。過去12年中(2005-2016年),恒生指數在五月份只有三次實現上漲,而且平均收益僅為-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