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五四」青年節。當年由北京大學學生發起的「五四運動」,震爍中外、永誌青史,追求民族自立、國家富強和「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的精神和目標,相距百載而仍具歷史與現實意義。
然而,本港未見有什麼紀念活動,倒是一海之隔的澳門特區,特首崔世安罕有地發表了一篇「五四感言」,文中提到,他大學畢業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即使經過了悠長的歲月,至今仍然能體會到青年朋友們的種種心情。當年,他選擇繼續完成學業,然後選擇回到澳門自己土生土長的家園。「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是一個充滿變革和機遇的時代,只要有夢想、有才幹,承傳澳門居民勤勞向上、謙厚務實的精神,相信澳門青年必能充分發揮所長,搭建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舞台。澳門政府成立人才發展委員會,致力為青年的成長、成才、成功創造條件。
崔世安這番說話,相信澳門年輕人未必會「啱聽」,但最少澳門特區政府是已經看到了問題所在和找對了施政核心,就是大力培養青年人才和改善教育條件。只有青年問題解決了,年輕人感到有上進和上流的機會,在學校中自覺、愉快學習,在社會上努力、踏實拚搏,則不但這樣的年輕人大有希望,這個社會也必然會更為和諧、有生氣和大有希望。
眼前,距離香港特區政府換屆已不到兩個月,青年問題、教育問題同樣已成為兩屆政府的交接重點,其中,一些具體的政策和措施,如小三評核試之類,是否會取消或延續,大可商議解決,但更重要的是林鄭月娥新一屆政府必須要徹底改變教育制度中不符合教育原則的「行政干預」與官僚作風,重新啟導和建立年輕人的學習動力和對社會、政府的信任感。這將會是未來港人社會和特區施政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