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持續低迷,故中海重工(00651)近年積極把業務多元化發展。從其新公布的2016年度業績,足見其把業務重心逐漸轉移至智慧停車及汽車電子業務的成果,就是全年銷售收益大增1.6倍至4.17億元,毛虧也由2015年度的1.58億元虧損,縮減至3,048萬元。
中海重工的智慧停車及汽車電子業務,去年已取得重大突破,該業務外部收益大幅增加18倍至2.11億元,佔集團總收益的50.5%,首次超過傳統造船業務收益,成為主要收益來源。
集團於年內先後與深圳賽格、北京首鋼綠節創業投資、江西南昌旅遊集團及南通華凱重工簽署合作協議及成立合資企業。利用各方的資源和優勢,於2016年共完成13個停車場項目,合共6520個車位的生產和銷售。
有關智慧停車及汽車電子業務於2015年開展,不足兩年已發展成收入的主要增長點。隨着集團與多間大型國企及國內上市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後,預料在智慧停車場投資、停車場互聯網運營等方面將可見進一步發展。
據悉,集團亦計劃將與合作夥伴共同提供停車場的投資、運營、汽車道閘收費管理系統、新能源充電等配套服務,實現停車場設備設計製造、停車場投資、停車場運營管理、金融服務,以及車主增值服務等一籃子服務。
至於舊有的造船業務,從中海重工去年12月收購從事製造及銷售船用鋼結構及配件的南通華凱重工100%股權,反映集團未有放棄,只是冀透過調整來迎合市場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