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銀香港區域布局前景看俏\郭奉孝

時間:2017-04-03 03:15:36來源:大公網

  本周推介本港優質銀行股中銀香港(02388),從股價圖上看不難看出集團的強勢。基本2016年2月的恒指低位開始,股價便不停地向上,即使是2016年12月跌市時候,股價按月也跌不足5%。及後股價繼續向上。

  支持中銀香港股價向上的,來自中銀香港在企業行動上有兩大推手。一是集團2016年完成出售的南商銀行;二是2016年尾公布出售集友銀行。在南商銀行出售後,集團一如市場預期派發特別息,但在出售集友銀行之事上未派特別息,相信主要原因是交易未完成。

  出售集友銀行可為集團帶來25億元稅前收益,令資本水平再增1個百分點。至於未來會否再派特別息,中銀香港管理層則表示,派息需要考慮各方面因素,平衡銀行長遠發展及大小股東的利益。筆者偏向相信會派發,惟金額未必像上次南商那麼多。

  中銀香港接連出售南商銀行及集友銀行,為的就是要進行新的戰略布局。其東盟策略,朝區域性銀行的策略轉型開始展露雛形。中銀香港的最新策略,一來可跟隨「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方向,在沿線及東盟地區拓展業務,又可與母行中國銀行一起,聯動支持內地企業海外擴展。

  在出售南商銀行後,中銀香港向母行中國銀行收購中銀馬來西亞及中銀泰國,並分別於2016年10月17日及2017年1月9日完成。2016年12月20日,集團文萊分行開業,成為首家進駐文萊的中資金融機構,實現中國銀行對東盟十國金融服務。

  於2017年2月28日,中銀香港已與中國銀行就收購印度尼西亞業務以及柬埔寨業務分別簽訂資產收購協議。擬議收購在各自資產收購協議項下的先決條件獲得滿足的前提下才能完成交割。

  中銀香港2016年業績未反映東南亞銀行的優勢。但即使出售南商銀行,對其收入及純利也未見太大影響。期內淨利息收入254.28億元,按年微增1%;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105.41億元,按年倒退6.5%。

  2016年純利555.03億元,按年升1.06倍。撇除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溢利、出售若干股份權益工具的收益等因素,集團2016年純利按年升6.8%。不計特別息,集團派末期息0.625元,連同中期股息全年派息1.17元,派息率48.4%,派息比率非常穩定。

  不少銀行在2016年貸款狀況都出現轉壞,但這個情況卻未見在中銀香港發生。特定分類或減值貸款比率為0.20%,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並為五年以來新低。期內減值準備淨撥備5.78億元,按年減少23.4%。

  在宏觀形勢之下,由於香港銀行業整體流動性充裕,市場利率維持較低水平,但2017年市況正在變動,利率正在朝向上趨勢移動。利率向上對中銀香港的利息收入有新幫助。此外,現時的「特朗普交易」熱潮正在減退,當資金重回新興市場一刻,相信中銀香港的區域性銀行布局大有可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