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意馬國際去年虧損擴大至4.24億 最壞時刻已過去

時間:2017-04-02 20:50:21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4月2日訊(記者林靜文)轉型拓展金融服務業務的意馬國際(00585),截至去年底止年度虧損大幅擴大至4.24億元,2015年同期為虧損8123.8萬元;每股虧損94仙,不派末期息。集團署理主席Kitchell Osman Bin在業績報告中表示,去年是集團最為艱難的一年,如處理因前任管理層造成的問題資產及調整成本,以及全新業務線金融服務的初期成本已基本完成,強調最壞時刻已經過去,料受惠放債和經紀業務的貢獻,今年表現將有回升。

  集團解釋,錄得虧損是由於持作買賣的財務資產公平值變動為虧損9100萬元;可供出售資產的減值虧損7900萬元,以及因終止收購一間從事證券買賣業務的目標公司確認沒收按金1.5億元所致。同時,因買賣證券成本、法律及專業費用、租金和管理費,及員工成本大幅增加,去年行政支出大增8.57倍至1.34億元。

  意馬國際表示,在因執行董事當時長期缺席及該等執行董事進行的數項可疑交易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下,新管理層接管了公司。在新管理層對公司現有業務及資產進行徹底檢討後,發現核心業務電腦造像業務已陷於停滯,不大可能在近期扭虧為盈,故不再就新製作投入進一步精力及資源,並將完全專注於發行方面。

  同時,新管理層已物色金融服務為新發展業務。在證券投資及自營交易方面,截至去年底止,集團上市證券組合的總公平值約5.89億元。至於放債業務,去年已與BMI成立合營企業,從事融資及放債業務。經紀業務方面,集團已成功收購宏昌證券,擬以此作為旗艦公司,進軍其他證券相關業務,如基金管理、企業融資顧問等。

  Kitchell Osman Bin認為,雖然轉型過程昂貴,但為集團奠定了發展金融服務業務的基礎和理想跳板。他相信放債業務將於今年開始提供重大的積極貢獻。經紀業務也已進入整合進程,同時正在制定下一發展階段的進一步計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