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信達:債務違約多在東北

時間:2017-04-01 03:15:37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內地多間公司近日爆發債務危機,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的中國信達(01359)認為東北部地區違約事件多發,是不良資產經營新的增長點,會持續關注。總裁陳孝周表示,隨着內地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司在債轉股、企業重組及併購服務等領域均面臨發展機遇。

  繼輝山乳業(06863)之後,於深交所上市的山東巨企齊星集團又被曝資金鏈斷裂,負有連帶擔保責任的西王集團亦深受牽連。本周有報道稱,中國信達為西王集團批覆10億元(人民幣,下同)流動資產及50億元基金用以應對齊星事件,總裁助理陳延慶澄清,一切以公司於港交所公開披露的信息為準,雙方已就相關事項進行了初步接觸,目前仍在調查及核實情況,尚未確定批覆金額和具體計劃。

  陳延慶指出,齊星及西王均為公司客戶,基於公司的商業判斷,業務合作依然照常進行,且中國信達涉及金額不大,兩間公司合共投資不超過10億元,風險完全可控。他續稱,不良資產經營是中國信達的核心主業,公司一直以來高度關注問題資產和問題企業,不放過任何市場化機會。至於會否參與解決輝山乳業的壞帳,他回應指旗下分公司正在密切跟進,尚無實際性進展。

  提及內地銀行的不良資產呈現企穩向好的趨勢,陳延慶認為,儘管去年第四季銀行不良貸款率有下降,但隨着銀行資產規模上升,相信不良資產供應仍然充足。此外,地方性AMC興起,去年地方AMC由18家增至35家,市佔率約8%至10%,不良資產市場競爭加劇,陳延慶預計未來還會再增加10家左右,但未來2至3年不會構成實際影響,公司亦參與了山東、河南和安徽的AMC公司組建,還與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合作處理不良資產。

  陳延慶表示,信達在不良資產市場投資方面保持着較高收益,內部收益率達15%至20%左右水平,公開市場佔有率達44%,去年於公開市場推出的不良資產超過5000億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