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金融管理局發布報告指,本港居民置業負擔能力依然偏緊,樓價與收入比率於去年第四季度上升至15.9,收入槓桿比率亦攀升至72.0%,遠高於約50%的長期平均值。另外,報告亦提醒銀行機構,應謹慎評估美聯儲局加息及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尤其要關注資金大舉外流對本港利率的影響。
金管局昨發表《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稱,政府去年11月「加辣」後,樓市出現些許整固跡象。二手市場每月平均成交量於去年9月至11月錄得4410宗後,隨後兩個月減少約30%至2800宗左右,一手市場成交量亦於12月顯著下跌。
不過,由於發展商不斷推出新樓盤,整體成交量近來有所回升,樓價亦創新高,惟見升勢有所放緩。本港住宅樓價自去年下半年上升,租金收益率卻仍保持於2%至3%的低位,衡量樓宇使用者相對成本的買租價差,則擴闊至161.6%高位。
報告表示,本港的住宅物業市場前景仍然很不明朗。短期而言,按揭息率仍然偏低、居民就業及收入狀況穩定,以及地產發展商加推優惠,均可支撐住房需求。不過另一邊廂,房屋供應穩步增長,新印花稅措施的影響持續發酵,加上美國或加快加息步伐,均會給樓市帶來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