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提醒,未來美息仍有進一步提速的可能,甚至會啟動減持在量寬時期購入的國債,投資者絕不能掉以輕心/法新社
文|大衛
美國聯儲局帶頭加息,促使資金加速流向美元,隨時產生嚴重的負面外溢影響,迫使全球央行不能不加快調整寬鬆貨幣政策步伐。事實上,歐央行已開始討論在結束量寬之前提早加息的問題,英倫銀行則暗示快將加息,而中國人行上調政策利率,意味全球收水警號已告拉響,市場流動性將會急速收緊,距離資產價格大調整為時不遠了。
聯儲局下一步減持國債
美聯儲局加息步伐加快,從一年加息一次,轉為三個月加息一次,而未來美息仍有進一步提速的可能,甚至會啟動減持在量寬時期購入的國債,投資者絕不能掉以輕心。
首先,美國利率仍處於偏低水平,金融市場對加息反應不大,即使美國加息三次,實際利率水平仍然遠低於正常水平,以致股市、樓市繼續挑戰新高,資產泡沫威脅揮之不去,促使聯儲局進一步加快利率正常化進程。
其次,美國通脹來勢洶洶。上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百分之二點七,為五年來最高,扣除食品與能源因素之後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仍然超逾百分之二,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出減稅與增加基建措施,通脹上升速度將比預期為快,聯儲局有必要加快加息。
歐日或結束負利率政策
第三,美國尚未真正退市。聯儲局加息之外,下一步將是減持在量寬時期購入的國債。自零八年金融海嘯以來,聯儲局推出多輪量寬,大舉入市買債,令資產負債表膨脹至四萬五千億美元的不正常水平,逐步減持國債、回收市場流動性,將是貨幣政策正常化必經過程。
眼見美國連環加息,促使全球資金進一步流向美元,可能對疲不能興的歐洲與日本經濟構成負面外溢影響,其中歐央行內部開始研究在結束量寬之前加息,而面對經濟未有起色的日本央行,只是維持現有量寬措施,未見加碼意向,在美國提速加息,歐日可能選擇維持量寬措施,但會結束負利率政策,原因負利率副作用遠比預期為大。
至於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今年貨幣供應增長目標為百分之十二。
中國加政策利率防風險
值得注視的是,人行對美國三個月內第二次加息反應迅速,調升政策利率,將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的中標利率上調十個點子,反映市場資金供求變化,主要是防風險、去槓桿。
另外,近日英倫銀行暗示快將加息,而土耳其央行亦調高借貸利率,種種跡象顯示全球加速收水,資產價格大調整快將來臨,投資者要做好防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