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在參選時曾經講過:今次選舉面向的是七百萬市民,並非只針對一千二百個選委。她兌現自己的承諾,近期帶着自己的政綱頻繁落區,近距離接觸市民,了解民情,聽取民意,廣受歡迎。如上周她在九龍灣淘大等地落區探訪時,有多人排隊要求合影及selfie(自拍),人流迫到「過三次馬路都過唔到」,本周「三.八婦女節」她也探訪了不同行業的本港女性,所到之處也都得到熱烈回應。
但我們也看到了一種怪現象,當林鄭努力把選舉工程走出「小圈子」,面向全香港七百萬市民時,卻遭到了一批口口聲聲叫喊「反對小圈子」的激進反對派的不斷騷擾和衝擊,他們在林鄭落區探訪、參加論壇時,如影隨形、圍追堵截、肆意破壞,極盡「砸場」、「搗亂」之能事。
為何反對派對林鄭落區如此害怕?
回想五年前,梁振英在其競選工程中,藉着「一張櫈、一本簿、一支筆」深入社區聽民意,成功地提升了民望,最終成為了民望最高的參選人,直至勝出。但好景不常,在梁振英當選後,凡是有他出現的地區諮詢會,多以混亂和衝擊告終。由此反對派「成功地」炮製出了所謂的梁振英「低民望」。
林鄭今天落區所面對的此情此景,與當年梁振英的境況,是何其相似!
講到明,反對派最害怕的,就是林鄭的頻繁落區,會讓其受市民歡迎的真實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他們苦心經營的林鄭「低民望」圖謀難產,令那些所謂「民調」「羞家」。因此,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通過網上網下不擇手段地打擊林鄭:一是藉着反對派媒體、網絡管道對林鄭持續「抹黑」,將其醜化為「CY2.0」,對其政綱和形象進行肆意歪曲;二是以激進反對派作為「專職打手」,對林鄭的競選活動進行野貓式騷擾突襲,製造出新聞效果,千方百計增加林鄭接觸市民的難度。
從戰略上看,往往對手最害怕的地方,恰恰就是己方所具備優勢的要點。從林鄭競選工程的角度,現在完全不需要擔心落區所受到的衝擊,因為她在多次落區中所反映出的受歡迎程度,遠遠比所謂的「民調」數字更加真實可信。事實證明,市民是非常期待和樂於同林鄭接觸和溝通的。
從提名票的情況來看,林鄭是最有希望當選的候選人,她更應該在競選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競選承諾,勤於落區接觸市民、深入了解各行各業,把這次行政長官選舉視為一場七百萬人共同參與的選舉,通過選舉凝聚香港社會,為未來五年順利施政奠定民意基礎。反對派的小人行徑,注定是徒勞無功、徒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