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市仍有向下調整壓力\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張智威

時間:2017-03-06 03:15:40來源:大公網

  過去筆者一直都是對後市傾向比較審慎及偏淡,特別是美股創新高下,港股逆向而走。即使大市經已由2月21日的高位24214點回落至24000點以下,筆者仍然認為調整的幅度並未足夠。主要是以下的情況仍然未能配合。

  首先,近月所見,出現板塊輪流炒作的動向,資金由一個板塊跳到另一個板塊,如早前的水泥股、賭業股、內房股、內銀股等。

  投資者有否留意,大市的成交始終未能配合,由600億元升至超過1000億元後,卻無以為繼,漸漸回落,北水南下轉為近日南水北上,資金班師回朝(主要是H股急升後,相對A股的折讓不多,吸引力大大下降)。換言之,出現了塘水滾塘魚的情況,只是同一筆資金在市場上轉動,但並無新錢加入。這種情況下,大市或個股出現調整實屬正常,即使上升,也只是乾升格局,不宜高追。

  另外,如筆者上月所言,有一點令筆者有所顧慮,就是恒生指數出現了非常超買的情況,14天RSI(相對強弱指數)竟然高達77.734(2月16日),對上一次接近80時,是2016年9月9日,當日恒生指數最高位報24364點,而當日的RSI高見79.397。結果,當天恒指的最高位,就是2016年的最高位置,其後大市輾轉向下,反覆回落至21489點(2016年12月28日),足足調整了2875點或11.80%。隨着近日恒生指數出現調整,14天RSI亦顯著回落(現為49.64),雖然已經不再是超買的水平,但仍然未算超賣,即仍未是買入時機。

  筆者維持上月17日評論文章的計算,預計大市仍然要向下調整至約23100位置:「若以黃金比率0.382的調整幅度計算,大市初部調整的位置在23140點,與現在指數約有400點的距離。而另一個參考指標當然是成交金額,港股今次的升勢如此凌厲,資金流入絕對是一個重要主因,更突破1000億元大關,故若然成交未能配合,甚至反覆向下萎縮,投資者便要注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