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年約70%鋼材需求須經由進口補充,這對中國鋼鐵企業及貿易商是一個振奮消息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提出建設六大經濟走廊,即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以及孟中印緬。廣發證券引用數據指出,截至2016年底,六大經濟走廊已經公布基建項目投資達到1639億元人民幣及282億美元;其間用於鐵路設施建設佔超過2045億元人民幣。隨着工程項目施工,鋼材需求將可被拉動;這對陷入產能過剩的中國鋼鐵行業,是一個利好因素。
2011年發表在《鋼鐵經濟》的《高鐵事件對高鐵投資與用鋼需求影響解析》,鐵路建設每萬元人民幣投資,將帶動鋼材消費0.32噸,2045.74億人民幣的鐵路投資,可帶動655萬噸鋼材需求。考慮到還有1537.53億元人民幣投資尚未納入,整個基建投資帶動鋼材需求料遠超655萬噸。
當然,這些沿線國家有龐大鋼材需求,但若果已經自給自足,中國鋼鐵企業未必可以大做生意。中國聯合鋼鐵網2015年曾經進行統計,沿線31個主要國家每年約70%鋼材需求須經由進口補充,這對中國鋼鐵企業及貿易商是一個振奮消息。
外需大 水泥業當地建廠
除出口鋼材,鋼鐵企業還有空間就地建廠,以滿足駐地需要。廣發證券提到,河北鋼鐵集團、酒鋼集團及馬鋼集團近年先後在境外投資設廠。馬鋼集團夥拍中國中冶、瑞士福萊姆,計劃在哈薩克斯坦建設年產能100萬噸的綜合鋼廠項目。酒鋼集團亦計劃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生產基地。中國鋼鐵企業通過與駐地企業合作,將實現鋼鐵產能全球化布局。
水泥行業也可以得益於「一帶一路」戰略?這可以從兩個方面看,首先是為對接沿線國家、地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內地省份、自治區都會推出大量配套工程,水泥自然有需求;其次是,由於水泥運輸半徑較短,產品無法直接輸出海外,所以水泥企業在沿線國家、地區投資興建廠房,盡早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