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預期壓境,國際游資由新興市場撤走,港匯再創今年新低。亞洲區股市向下,港股跟隨外圍裂口低開低走,全日回吐175點。重磅內銀股繼續遇北水拋售,全線跌超過1%,拖低指數71點。大摩發功唱淡本地樓市,預期美國明年底前加息七次,加上本地樓宇供應量增加,利淡地產股;新世界(00017)股價應聲跌逾2%,穿10元關口。\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美國加息壓力步步進逼,外資大行紛紛調整預期,瑞信相信3月份將會加息,大摩、野村亦估計美國聯儲局會在本月14日至15日的會議後宣布加息。國際游資提早沽出新興市場資產,把資金調回美國。美股周四回吐逾百點,亞洲股市昨日沽壓加重,幾乎全線「見紅」。
近期市勢轉弱的港股自然要跟跌,恒指裂口低開109點,跌幅隨即擴大至216點,低見23511點;好友曾經嘗試頑抗,把跌幅拉窄至92點,可惜午後跌勢又再加急,收市時跌175點,或0.7%,報23552點。國企指數跌得更傷,回吐102點,或1%,連跌七日。綜合全周,恒指累跌412點,或1.72%;國指則跌274點,或2.6%。
料明年底前加息七次
息魔臨近,大摩擔心香港地產股風險會相應增加。大摩表示,該行經濟師調整對美國息口前景看法,預期到2018年底前,聯儲局會加息七次,原先預期為五次。息口上升速度加快,香港樓宇供應持續增加,政府又可能因應樓價急升而推出調控措施,種種因素皆不利地產股。再者,內地房企在港高價投地,獲得的土地佔公開招標建築面積的62%,也對本地發展商造成損害。本地地產股捱沽,長實地產(01113)、信置(00083)分別跌1.5%、1.4%,報51.5元、13.6元。
內地險資短炒受到限制,被迫由港股抽資;早前獲大量南下資金追入的內銀股,昨日普遍跌超過1%。中國銀行(03988)股價跌1.8%,報3.79元;建設銀行(00939)跌1.7%,報6.15元;工商銀行(01398)跌1.5%,報4.93元。三隻內銀股佔恒指跌幅71點。
招銀國際研究部策略師蘇沛豐指出,兩會召開期間,港股往往報跌,而今年又遇着美國加息,以及歐洲選舉等因素,初步相信大市會繼續尋底,首個支持位23200點。蘇沛豐對中線仍然偏淡,恒指再上的空間有限,向下的風險較大。翻查資料,在過去十年,恒指只有兩次在兩會召開期間出現上升,而跌市卻佔到八次。
北水南下抄底 騰訊受捧
北水連續兩日淨流走後,昨日又再活躍。港股通(滬)昨日入市買盤大增34%,至35.3億元;基於賣盤縮水21%,至25.48億元,令到買盤超過賣盤9.81億元,資金淨流入12.75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深)淨流入金額反而減少37%,至2.5億元人民幣。
內銀股沽壓仍然是最大,建設銀行(00939)昨日有3.8億元來自港股通(滬)的賣盤,是賣出額最多股份;買盤只有3189萬元。另一隻內銀股中國銀行(03988)賣盤亦有2.32億元。昨日北水買盤主要集中在騰訊(00700),買入金額達4.98億元,賣出額則減少至4748萬元。
瑞信昨日大派定心丸。瑞信表示,南下資金先前兩日大撤退,主要原因包括港股下跌、內地收緊資金管制、遏抑房地產、企業盈利有機會在首季見頂,以及憂慮資產管理行業受規管。不過,瑞信有信心內地資金往後會再增加入市規模。推薦股份包括廣氣集團(02238)、舜宇光學(02382)、瑞聲科技(02018)、綠葉製藥(02186)、銀河娛樂(00027)、中國移動(00941)及華潤置地(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