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傳播科技的演進,新媒體發展的迅猛之勢讓傳統媒體近年來遭遇極大的挑戰,面對如此大環境之下,不少傳統媒體都在積極尋覓新的思路和方向,以加強自身的競爭力和盈利模式,如利用流動媒體、社交平台等不同渠道發布信息及與讀者增加互動。這種新媒體化及數字化的方法成效已初現,但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數碼媒體平台已不再是新鮮事,在內容上下功夫才是出路,內容行銷已成為當今傳播公司推動用戶內容需求增長的核心競爭力。
旗下品牌積極數碼化
在眾多媒體中,現代傳播(00072)可以說是順應潮流發展的代表之一。作為首家民營傳媒上市公司,該集團不但業務範圍廣泛,旗下品牌眾多,如《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繁體版》、《號外》、《周末畫報》、《新視線》、《理想家》、《藝術界》及《藝術新聞》等,還一直樂於改變。積極打造數碼媒體平台當然不在話下,「iWeekly」及「Bloomberg Businessweek商業周刊中文版」是其數碼媒體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而該集團亦沒有忽視內容行銷的前景。
繼把雜誌出版業務轉型升級為內容提供業務之後,現代傳播宣布自2017年2月8日起,其創辦人、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邵忠先生獲委任為現代傳播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內容官。此次任命是為進一步推動內容資源的整合與規劃,及內容行銷創新管理,以惠及集團各種傳播媒介形成的受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現代傳播的公告顯示該集團於二○一六年下半年的財務表現與二○一六年中期相比有大幅改善。這是由於該集團成功向新客戶爭取業務及訂單,同時亦推行一連串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削減人手以整頓人力資源架構、整合發行網絡及搬遷辦事處、優化雜誌印刷本數目以及加緊控制製作成本及開支方面的預算。現代傳播在內地及香港兩地皆有發展機會,在行內擁有規模優勢,再加上開源與節流雙管齊下,其業務發展前景續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