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信料澳鐵礦需再撥備78億

時間:2017-02-16 03:15:3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李潔儀報道:中信股份(00267)旗下澳洲鐵礦所有生產線好不容易全部投產,惟仍然是集團的一大負擔。雖然鐵礦石價格回升,但中信宣布,需要再為該項目進行減值撥備最多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在2016年的會計帳上,中信為中澳鐵礦項目減值撥備的稅後金額預計介乎8億至10億美元(約62億至78億港元)之間。雖然相關減值撥備在會計上屬非現金項目,但仍會影響中信2016年的盈利。

  連續三年進行減值撥備

  今次是中信連續第三年為中澳鐵礦項目進行減值撥備,2014年及2015年的金額分別為137億港元及125億港元。計及今次撥備金額上限計算,中信為中澳鐵礦項目合共撥備340億港元。

  中信股份董事長常振明解釋,儘管最近鐵礦石的現貨價格有所上揚,但獨立機構均調低遠期預測價格。他續說,項目的工作重點將繼續放在增加產量、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

  中澳鐵礦是中信在2006年向原礦主Clive Palmer旗下Mineralogy所收購,作價4.15億美元(約32.4億港元),原定於2010年投產,面對工程龐大且複雜,拖累整個項目的投產期一再押後,同時令項目建設成本嚴重超支。

  在2012年底,中澳鐵礦首條生產線終於試產,惟好景不常,Mineralogy隨即就專利權問題與中信爆發訴訟。

  常振明表示,中信將繼續解決與Mineralogy之間的糾紛,畢竟最終結果對整個鐵礦項目的盈利、現金流,以至未來均有重大影響。他提到,西澳高等法院近期作出臨時裁決,要求中信在有關專利費B的聆訊於年內展開之前,先向Mineralogy支付一部分費用,不過中信已提出上訴,並對事件進行評估。

  經過多年「礦」戰,中澳鐵礦六條生產線中的最後一條,已於去年五月進入調試,2016年該項目總共生產出口約1100萬濕噸精礦粉。中信股份昨日收市後披露為中澳鐵礦再撥備,該股在交易時段跟隨大市向好,午後抽高至11.96元逾一個月高位,收報11.9元,升幅超過2%。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