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陳茂波:環球資金流或逆轉

時間:2017-02-14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環球資金流或受政經不明朗因素影響出現逆轉/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出席「中總論壇」時稱,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或與美國背馳,環球資金流有機會逆轉,本港經濟亦受外圍不明朗因素影響。滙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則認為,全球經濟面臨分水嶺,亞洲將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及貿易市場,冀政府發揮香港優勢,把握亞洲加速崛起的機遇。

  中華總商會昨舉辦主題為「區域合作與全球經濟展望」的論壇,陳茂波致辭時表示,香港經濟於去年第四季起轉好,零售業經歷兩年下跌後開始復甦,今年1月訪港旅客按年增4.8%,亦可帶動旅遊、餐飲、酒店等行業回溫。不過,他指出,香港作為外向型的小型經濟體,易受外圍因素影響,儘管今年以來環球經濟表現向好、主要股市上揚,但面對複雜多變的政經局勢,仍不可掉以輕心。

  梁兆基料亞洲將加速崛起

  陳茂波相信,美國利率正常化的大方向不會變,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則會與之背馳,令環球資金流隨時出現逆轉,或引起國際金融市場波動。他認為,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提出的減稅、增加基建、鬆綁金融業監管等措施,均可刺激美國經濟增長,惟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金融秩序會否受到衝擊均值得關注。

  梁兆基補充稱,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意味着「反全球化」的開始,將扭轉過去三十幾年來的自由貿易形勢,對環球經濟造成劇烈影響。歐美發達市場是過去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反全球化」將令歐美國家首當其衝。他認為,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同時,中國領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會深入推進,區域經濟貿易合作的主導權將逐漸轉移至亞洲,希望下屆政府的經濟團隊能夠把握機遇,發揮香港的法制、人才及監管等優勢,鞏固國際化的經濟地位。

  梁兆基指出,亞洲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基建配套,惟中國內地公路等交通運輸系統領先,「一帶一路」戰略令中國基建得以輸出印尼、泰國等其他市場,可為亞太區貿易發展奠定基礎。梁兆基強調「規模」對於國際經貿的重要性,並引述西方機構研究表示,至2030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中產階級人數更將上升至5億,相當於美國人口的兩倍,受惠於人口紅利和中產階級激增,亞洲將加速崛起,成為全球最為繁榮的經濟體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