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不斷推出的樓市調控措施,遇上內地央行近日的上調資金利率,市場相信,措施重點在去槓桿、擠泡沫,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之大可以想像。今年各地的樓市調控政策料將持續發力;貨幣政策收緊也已成為市場共識,樓市成交下行已是預料之中,一、二線重點城市的房價調整預期加大,地產市場的嚴冬或將到來。\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近期北京、上海、南京、重慶等地紛紛出台調控房地產的新政策。央行繼節前上調中期借貸便利(MLF)中標利率,春節後首個交易日進一步上調公開市場7天、14天及28天期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並同日調升常備借貸便利(SLF)品種利率10個至35個基點。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央行變相加息,樓市政策繼續收緊,目前來看,資金價格在漸上行,這對房地產來說影響非常大。他估計今年北京及其他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調整預期愈來愈明顯,特別是在加息等可能性增加的情況下,這種趨勢和幅度會加大。
分析:成交或跌逾20%
聯訊證券分析人士指出,「變相加息」是房地產調控和金融去槓桿的需要,加息周期序幕拉開,未來要繼續進行房地產調控,並推動金融去槓桿。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表示,央行此次確認房地產市場加息結果,意味放貸利率存在着大幅上調的風險,而去年房地產市場的異常繁榮,本來就沒有人口結構的支撐,全靠天量的房貸支撐,若未來房貸利率持續上行,疊加政府對部分一、二線城市投機購房限貸限購的鋪開,地產銷量或持續下行,而地產市場的寒冬或將到來。
張大偉預期,今年成交量還將有20%以上的跌幅空間,而房價的跌幅甚至會接近2014年。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央行金融政策進入加息通道,短期看對房地產的直接影響還不明顯,長期來看房地產的貸款利率、融資成本必然上升,對於信用等級不高、資金實力不強、企業規模不大的房企來說,資金成本的上升無疑會使他們的日子變得難過。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坦言,政策性利率全面上調,顯露出央行偏緊的政策態度。資金成本的上升可能對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形成利空,但當中對地產市場的影響可能最大。整體看經濟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將進一步加大二、三季度經濟二次探底和通脹回調的可能。
學者:今年樓市勢降溫
經濟學家馬光遠估計,2017年的整個房地產市場相對2016年而言肯定會降溫。無論交易量還是增速,肯定都會回落,但暴跌的概率幾乎等於零。他解釋,對房地產來講有三個周期沒有結束:一、是中國城鎮化的周期正在進行;二、是中國的金融資本和土地資本結合的時代包括未來城市的升級也還沒有結束;三、是中國經濟以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基本面沒有變化。這種情況意味着整體房地產的走勢一定會是平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