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誰是下屆特首最合適人選?\李幼岐

時間:2017-01-26 03:15:40來源:大公網

  下屆行政長官選舉,激烈競爭趨勢此時此刻可以說已經形成,即有四位知名人士宣布參選。以宣布的時間順序,分別是:退休大法官胡國興、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會不會還有第五人、第六人?那就等着瞧了。至於前不久「長毛」奢言參選,那是政客攪局的手法,絕對不足為信。再說,此類人物不但在建制陣營拿不到一張提名票,就算反對派陣營也不會有幾個人為其提名。

  勇於面對困難令人敬佩

  上述四位參選人,各有各的優勢,都是香港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林鄭月娥,她在普遍由男性主掌的政府部門,大顯身手,在激烈角力的政壇留下令人深刻難忘印象,大膽前行,有可能史無前例地成為香港的首位女行政長官,她的精神和勇氣令人好生敬佩。英國早有「鐵娘子」(戴卓爾夫人),且為港人熟知,現時唐寧街十號的主人文翠珊也是女中豪傑。德國的女總理默克爾連續多年被譽為「世上最有權勢的女人」。假如香港禮賓府今年七月一日換成女主人,筆者認為也是美事一樁。這一點,相信不少市民對此均有所期待。

  反對派即所謂「泛民」方面,對行政長官選舉的態度近期有幾乎一百八十度的變化,值得各方多加關注。前一階段,反對派似乎無意派人參選,原因是他們有些自知之明,認為「必敗無疑」,那就不必「多此一舉」了。但近期反對派又有新主意,說是他們認為需要一場「有競爭的選舉」。這句話是對的,任何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說出口。但也不妨想一想,現已表明參選意願的四位,難道就不是競爭或不能競爭了嗎?反對派改變初衷,要推出「自己友」參加角逐,就可以避過「必敗」的結局了嗎?各方雖不必以「陰謀論」去判斷反對派的這一大改變,但如此大變,堪稱「必有深意」,其中之一必是有意「搞亂」。

  反對派還有一招,就是他們要到提名期行將結束時才提出他們的人選。很明顯,這樣做是要讓其他候選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若論選舉策略,雖然合法,但其計毒矣。要慎防因此而造成亂局。理由很簡單:參選人或候選人(後者理論上最多八位)愈多,選舉情勢就愈複雜。不妨有此一問:二選一或八選一,哪個簡單?哪個複雜?答案不言自明。

  就當前已表態的四位下屆行政長官參選人而論,他們確實各有所長。胡國興以前是大法官,葉劉淑儀曾任保安局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又是經過直選的洗禮而成為立法會議員,曾俊華也出任過多個政府部門的負責官員,此前是財政司司長。然而,相比較之下,筆者認為還是林鄭月娥的優勢比較全面,經歷、政績、治港理念都令人信服,勇於正視困難和解決棘手問題的靈活而又不失原則的處事作風,正是香港目前複雜局勢下所需要的。

  林鄭月娥曾擔任多個政府職務,她的工作能力由政界及民間形容她「好打得」即可看出。她是剛剛辭職的政務司司長,這一職位與行政長官的距離只差半步而已,其對如何擔當行政長官之責,可說極之熟悉。

  扶貧成績顯著有目共睹

  僅以扶貧為例。作為政務司司長,她致力於緩解貧富差距大而引發的社會矛盾,將政府的扶貧、安老、助弱政策具體化並加以落實。積極推動政府的扶貧工作,經過仔細調查研究,首次設立政府的「貧窮線」。對於改善香港貧窮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例如提供工作誘因作為未來扶貧政策的大方向,以及善用有限的公共資源,聚焦幫助最有需要的在職貧窮住戶等。政府的扶貧開支比上屆政府增加五成多,貧窮人口數字明顯下降。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兼任扶貧委主席的林鄭月娥的工作態度和能力。對此,市民大眾有目共睹。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社會知名人士和政治團體,包括手持選舉票的選委,公開表示會支持林鄭月娥。

  既是選舉,有競爭當然重要。選舉未來特首,應該對照由港澳辦主任王光亞闡述的中央對行政長官的四大標準,那就是: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得到港人擁護。就已表態參選的四位人士而言,關鍵就在「符合」的水平有何差距了。打個比方,考試得六十分是及格,但上面還有七十分、八十分至一百分。這在大眾、選委以至中央都有得比較考量了。現時剛在選舉的初始預備階段,大家對此可以對照標準比較一下。愛國愛港愛得有多深?中央信任的程度有多高?管治能力有多強?得到港人擁護的情況又如何?凡此種種都是有往績可以評核的。誰的總體評分最高排名第一,時間一到,就自然會有結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