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供給側改革顯效 內地經濟築底回穩/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 鄂志寰博士

時間:2017-01-21 03:16:21來源:大公網

  2016年,內地經濟全年增長達6.7%,達到6.5%至7.0%的經濟增長目標,表明經濟增長下滑的勢頭有所回穩,經濟L形趨勢更為顯現,實現了十三五時期的良好開局。隨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及供給側改革效果顯現,配合當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內地經濟可望維持平穩發展,預期2017年經濟增長將達6.5%左右,相信經濟輕微放慢增長將有利於其長遠健康發展,並有助於防範高信貸和房地產過熱等問題。

  一、全年經濟於合理區間運行,四季度增長築底回穩

  2016年全年,內地經濟增長為6.7%,較2015年全年6.9%增長輕微放緩了0.2個百分點,分別較2014年及2015年經濟增長比上一年放緩0.5及0.4個百分點為低,內地經濟L形趨勢更為顯現。

  分季度看,繼2016年一至三季度經濟增長均為6.7%後,四季度增長輕微加速至6.8%,顯示即使去年內地受到全球需求疲弱和內部結構調整的雙重影響,但經濟增長下滑的勢頭有所控制,築底回穩趨勢明顯。若以按季比較,四季度增長為1.7%,與二、三季度環比分別增長1.9%及1.8%相若,亦反映了內地經濟增長動力有所回穩,足以證明去年初國際市場實無需對內地經濟可能出現硬着陸而過分憂慮。

  若以經濟總量計算,2016年內地經濟規模達74.4127萬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68.9052萬億元人民幣,增量約5.5萬億元人民幣,與5年前經濟年增長達10%時的增量基本相若,並相當於1994年內地經濟總量的水平,表明內地經濟持續作為穩定全球經濟的主要動力。

二、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一)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從三大需求來看,內需已經成為支撐內地經濟穩定增長的決定因素。2016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6%,而去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則達到10.4%,即使較2015年增長10.7%略低,但增幅已有所改善,且與首三季持平,12月單月更創下10.9%的升幅,為去年最快速度,主要受到汽車消費明顯增加所推動。2017年,內地將透過推動及改善經營環境的措施,從擴大中高端產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等兩方面釋放需求,以推動消費結構轉型及延續消費較快增長。

  此外,2016年首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1249萬人,已提前達到增加1000萬人的增長目標,可見即使實質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向服務業方向轉型後,每一百分點經濟增長帶動的新增就業水平卻有所增加,料可持續支持消費和經濟穩定發展。

  (二)生產者價格回升表明去產能初見成效

  無疑,去年上半年內地經濟面對較大的下行壓力,部分是與價格下跌的因素有關,並影響到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信心,當中既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全球經濟低增長,也有內地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問題。然而,隨着去年下半年全球經濟略為回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見底回升,加上內地去產能也獲得一定成效,如2016年鋼鐵去產能4500萬噸、煤炭去產能2.5億噸的年度任務提前超額完成,內地的生產者價格逐步見底回升,並於9月份結束了長達54個月的同比跌幅,其按年升幅則不斷擴大,2016年12月達到5.5%。生產者價格逐步回升將有助於改善企業的收入、盈利和負債率等,既可提振企業投資等信心,亦可進一步完成去產能、去槓桿和去庫存等任務,帶動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見底回升,連續5個月處於50以上的擴張區間,並創下兩年多來的新高水平,支持內地製造業轉趨穩定。事實上,內地名義經濟增長的速度亦已再次超出實質經濟增長的水平,去年全年達8.0%,四季度更達9.9%,經濟下行的壓力已漸趨緩和。

  (三)固定資產投資回穩

  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8.1%,較2015年增長10.0%有所放緩,惟其表現於年內亦正在回穩,全年增幅亦僅較首三季輕微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基建投資繼續成為固定投資的增長動力,2016年增長達到17.4%,預期透過加大財政政策來推動基建投資仍是今年穩增長的主要來源。高技術產業投資表現較佳,增長也達到15.8%,快於全部投資7.7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方面,2016年四季度以來,全國20多個城市相繼發布樓市調控政策,令樓市交投和投資受到影響,但相比2015年樓市調整時,2016年的房地產投資增速較2015年也加快了5.9個百分點至6.9%,較首三季也加快了1.1個百分點,惟現時一、二線城市的樓市正受調控政策的影響,三、四線城市則受去庫存的制約,相信今年房地產投資或會再度放緩。同時,製造業投資正在低位回穩,如上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均有所改善,工業增加值也維持平穩於6.0%,與2015年增長6.1%的表現大致相若,相信內地製造業投資將可繼續其穩步擴張的趨勢。

  (四)外貿表現差強人意,但結構有所改善

  內地的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佔進出口總值的比重較2015年提高1個百分點至55%,惟外貿表現仍差強人意。2016年內地進出口貨值(以美元計)分別下跌5.5%及7.7%,若單計四季度,其出口則錄得按年4.6%的跌幅(12月份出口的跌幅為6.1%)。若以人民幣計,去年內地進出口貨值則分別上升0.6%及下跌2.0%,且逐季表現回穩的趨勢,可見剔除匯率因素後的外貿收縮的情況較為溫和。

  在全球經濟維持低增長下,世界貿易組織下調了2017年全球貿易量的預測,由原來預期3.6%的增幅降至1.8%至3.1%,加上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和美元再次轉強等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內地目前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仍較複雜嚴峻,惟有關調整已經接近兩年了,故在低基數下,2017年有望逐步回穩。

  (五)新經濟、新產業發展迅猛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16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較2015年提高1.4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1.8個百分點。同時,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達到7.8%,較第二產業的6.1%高出1.7個百分點,預期在新經濟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下,經濟結構將持續優化。從新產業看,2016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10.8%,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8個百分點。

  從新業態看,2016年全國網上零售額5.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26.2%,維持於25%以上的高增長,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高了1.8個百分點至12.6%。從新服務看,包括線上醫療、線上教育、線上約車在內的新業態均錄得快速發展。新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亦有助於整體經濟保持穩定。

  三、2017年中國經濟在保增長與控風險中實現再平衡

  上述數據顯示內地經濟出現了一些亮點,如消費持續作為穩增長的主要動力、生產者價格回升帶動製造業表現改善、基建投資持續增加也有助於固定資產投資回穩。再者,內地就業人數持續較快增長,加上新經濟較快發展帶動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等,顯示內地經濟有望維持穩定增長。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並指出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各項工作,預期內地當局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中減息和降準空間料較有限,並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以及防範房地產價格過高和人民幣匯率貶值等風險。

  預計2017年經濟增長達6.5%左右,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內地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加上全球經濟尚未突破低增長格局,美國加息、各主要央行政策、英國脫歐和特朗普上場可能推動貿易保護主義等將帶來不確定性,下行風險仍不能完全忽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