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宋代中原文化移入香港

時間:2017-01-20 03:15:49來源:大公網

  圖:沙中線地盤考古遺蹟發現的瓷器/資料圖片

  很多普羅大眾所認知的香港史均源自港島開埠,其實從考古和文獻資料證明香港在遠古已有先民聚居生活,而唐宋更是本地開發發展的重要時期。/香港史學會總監 鄧家宙博士

  唐開元年間,朝廷設屯門軍鎮,是本地首次列入國史紀錄之內,此後歷代沿襲。到北宋末年,中原多事,氏族逐漸南遷移入新界地區生活,成為本地最早的「客籍新移民」。與此同時,朝廷將大嶼山列為罪犯流放地(時稱「大奚山」),又在島內北岸設海南柵鹽場,隸屬廣州市泊司,鹽利收歸國營。後來有守將萬登勾結鹽梟反抗,私下造鹽取利,並掠劫中外商船,屠殺島民。朝廷急派三百名摧鋒軍抗擊,平息「鹽梟之亂」。

  事後,朝廷有鑒海島孤懸海上,難以防衛,遷鹽場至九龍海灣之內,取名官富鹽場,並調遣半數摧鋒軍駐守,位置即現今之九龍城馬頭圍一帶。自此,中外商船亦多駛進海港內停泊補給,官富漸成境內的經濟核心,直到1841年對岸開埠才被取代。

  數年前,因港鐵沙中線工程而出土宋代古井及村落遺址和文物,證明該處有相當的人口和經濟能力,正與文獻所載鹽場及軍隊遷駐相互呼應,而宋末行朝遺難香港的史事亦得以連貫。

  及後,宋末遺臣留落香港,散居各處,經過長期的適應和融合,漸漸「反客為主」成為「本地人」。凡此種種,證明宋代是中原文化移入香港並奠基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難得的是部分宋代遺蹟和文物能留存至今,正是邊陲地方與國族歷史直接互動的珍貴憑證,意義非常。

  諸如九龍城的宋王臺遺蹟,其實原置於聖山(今飛行總會會址)之巔頂,鄉民為紀念宋帝駐蹕之事在該處的巨石刻字題詩,歷代弗替。

  清末時期,因區域開發之故,有商人在聖山放炮採石,破壞古蹟,幸得何啟爵士大力爭取,獲港府通過《保存宋王臺條例》,成為本港首條保育文物的法例。十餘年後,港府違例開發聖山,有紳商李炳聯同賴際熙太史、陳伯陶太史及港大校長熱心關注游說,終令港府同意保留聖蹟,並得李炳捐建石圍欄加以維護。經此因緣,引起陳伯陶太史聯同雅士登山酬唱,並對宋帝遺難之事及宋代香港風土情況加以研究考證,最終篇成《宋臺秋唱》,成為最早研究香港宋代歷史的專書和詩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