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程人員昨日在益豐大廈搶修,盡快恢復供電。\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土瓜灣益豐大廈前晚因為私人鹹水管漏水,引致四座大廈突發大停電事故,在酷熱天氣下無電力供應,逾800戶超過2000名居民受影響,多個政府部門派員到場支援,協助搶修。
益豐大廈的大停電事故,揭示舊樓維修的老大難問題,不少業主表示,大廈渠管漏水、電梯故障等問題頻發,早已希望全面維修,但部分業主不配合,難以達成共識。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舊樓電路問題需長遠跟進,會促請政府加強監管。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同日建議,針對樓齡約30年或以下的樓宇,盡快分階段強制業主儲錢作預防性維修。\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益豐大廈位於土瓜灣道與浙江街交界,樓齡53年,有四座大廈,資料顯示,近年有不少荷里活電影在此取景。大公報記者查閱屋宇署網頁資料顯示,2021年10月對該廈的樓宇公用部分發出強制驗樓、驗窗通知。市區重建局網頁資料顯示,益豐大廈A座曾在樓宇復修計劃下,2009年1月完成大廈整體維修工程,維修項目包括結構修葺、更換排水渠管、更換沖廁喉管等。
損壞故障時有發生 須自行修補
前日(26日)下午,益豐大廈有私人鹹水管漏水,大廈供電設施受影響,導致跳掣和停電,一度無食水供應。九龍城民政處、機電工程署、水務署、中電等派員到場支援,大廈註冊電業承辦商緊急維修,B座及D座於昨日凌晨恢復供電。A座至昨晚11時半仍未恢復供電,C座爭取於今日凌晨恢復供電。機電署表示,A座及C座的供電設施受鹹水淹浸,嚴重損壞,需時維修。
停電期間,水務署安排水車和水箱提供臨時食水供應。中電安排臨時照明工具及流動電池。民政處安排提供三個臨時庇護中心,聯絡兩間社區客廳徹夜開放讓居民休息;動員12隊關愛隊共約80名隊員和義工到場協助。社會福利署人員及關愛隊多次前往兩間受影響的安老院,了解院友需要。
大公報記者昨日在益豐大廈見到,居民很多是老人家,有業主表示,大廈渠管損壞、天花板漏水、電梯故障等時有發生,影響日常生活,須自行修補。區女士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一直希望大廈全面大維修,一次性解決問題,但部分業主不配合,甚至「十個人有九個不同意」。
議員:業主難有共識 易引發爭議
九龍城區議員關浩洋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益豐大廈有兩個法團,一個是A座業主組成,一個是B、C、D座三座業主組成,大廈屬舊式樓宇設計,漏水、公共設施更新及損耗等問題時有發生,「業主們沒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做好法團,大家籌組意欲一向不強,對大廈公款的使用相當謹慎,對維修出資較敏感,尤其對非政府強制要求的大維修,容易引發爭議。」
關浩洋稱,「隨着問題越來越多,希望令業主們意識到保養的重要性。現在有部分二代、三代業主開始協助管理,希望一起做好法團。」
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舊樓維修從來都較艱難,益豐大廈的業主很多是長者,不少人已搬出,部分單位做了劏房,業主就維修問題不容易達成共識。管理公司在這方面的協調亦有待加強,因為事實上如何推進維修,管理公司作為專業管理人員是有責任盡更大努力。她強調,舊樓電路問題需長遠跟進,會促請政府加強監管。
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昨日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建議針對樓齡約30年或以下的樓宇,盡快分階段強制業主儲錢作預防性維修,延長舊樓重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