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公民黨憎恨國旗的背後/李偉雄

時間:2017-01-17 03:18:01來源:大公網

  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在特首辦外接收市民請願信時,發生一段小插曲。事緣梁特首嘲諷「反共」立場鮮明的前立法會議員,事件引起坊間熱議。梁振英在網誌撰文,紀錄了當天的情況。網誌引述陳家洛年前兩次提及「五星紅旗升不起來了」,梁振英歡迎他來看升旗。

  二○一五年一月,陳家洛接受採訪說:「我時時在班上挑戰我的學生,問他們有無想過有天早上醒來,五星紅旗升不起……」二○一六年九月,陳家洛又撰文說:「試想像某天一覺醒來,那象徵中國共產政權的五星紅旗升不起來了,這個政權真的倒了。」

  近代歷史上,曾因一面國旗的問題,引發了一場戰爭。一八五八年,清朝官員以海盜嫌疑為由,對停靠在廣州的鴉片走私船亞羅號登船檢查,並逮捕了船員。英國公使認為中方把香港登記的亞羅號上的英國國旗降下來,是對英國的侮辱,向清政府提出抗議。雖然抗議不過是挑起戰爭的藉口,但一面國旗確有象徵國家主權和人民的意義。最終,英國以此為由,聯合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正是中國國家主權和人民的象徵,更是歷史上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所換來,實不應拿來當如此荒謬的課題,向學生灌輸個人的政治主張。這位大學教員自稱「時時」在班上挑戰學生,以「五星紅旗升不起」為課題,對學生推銷他的政治主張。當他受到別人批評過激時,肯定會以「言論自由」為理由,掩飾其政治目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尊重人權和法治的社會,有權利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決定各自的信仰,這些權利皆受到法律保障。但是,每所大學的傳統秩序在限制我們的同時,也賦予教員應有的為人處世態度,這是一種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精神」。一所大學的傳統精神,決定一所大學的辦學特色和發展方向。浸大的校訓為「篤信力行」,「篤信」意在培養深度的信仰心,對神虔誠奉獻;「力行」出自《中庸》「力行近乎仁」,意思是愛心要靠實行才能顯出來,即鼓勵為社會服務。每個大學教員確有權利決定如何表達、教學,這正是大學學術自由的可貴之處。但這位教員利用「獨特」的方式任教,能否培養學生深度的愛心及樂於服務社會的態度,實在存疑。相反,他利用課堂時間,借言論自由,去推銷個人的政治思想。

  面對這種「拿國旗」開玩笑的荒謬教學法,大學管理層是不會加以指責的,只有依靠每個大學生的獨立思考及批判的能力,去洞悉這類政客教員的政治動機。一所大學的發展道路所遇到的挑戰是多方面的,每一個教職員和學生都應保持清醒,多想、多做一些對社會和大學有建設性的事情,社會和大學才能得到發展。

香港中史教師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