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股市在今年首個交易日高開高走/路透社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2017年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做多情緒回暖,兩市高開高走,滬指漲逾1%,報3135.92點。分析指出,跨過年底敏感時刻,資金面有所緩解,避險資金開始回補,以保險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帶動個股普遍反彈,但整日成交仍維持在低位,預示反彈有些底氣不足。
昨日開盤後滬綜指沖高,一小時後升近1%,之後維持高位震盪,波幅極小。截至收盤,滬綜指報3135.92點,漲1.04%;深成指報10262.85點,漲0.84%;創業板報1963.26點,漲0.06%,兩市合計成交359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交易日的3432.20億元略有增加。
資金進入次新股板塊
個股出現久違的普漲行情,此前兩市交投持續冷清的陰霾被節後的喜慶氛圍一沖而散。早盤在券商、銀行權重護盤下,軍工板塊成功引領大盤一波上漲後,板塊內個股普漲格局;午後在指數震盪調整後上攻乏力,資金進入彈性比較好的次新股板塊,板塊內個股均有所上漲,上海亞虹、路暢科技等下跌調整後的個股漲停,開板次新股百合花漲停後也拉開了開板次新股一波拉升。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出現了明顯的沖高回落走勢,指數一度翻綠並拖累市場整體反彈節奏,凸顯出雖然節後資金回流兩市成交量有明顯放大,但以目前的量能A股尚不足以掀起一輪單邊普漲的報復性反彈,這也就意味着個股的結構性機會與分化行情將會持續共生。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指出,2017年A股整體受宏觀等層面因素影響波動性依然高,但隨着市場估值回調及盈利改善,個股機會好於2016年。部分偏成長風格個股估值已經不貴,2017年全年成長股表現有望略勝價值股。
他建議,首先精選大消費,特別是受新技術、新模式影響的類別,主要在醫藥、TMT、教育、物流、食品飲料、家居等與消費相關領域精選個股逢低吸納。其次是金融領域的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也值得關注。此外是階段性關注受政策與改革預期支持且估值在合理範圍的周期性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