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香港是一個容許資金自由出入的國際商業大城市,常有外來熱錢靠泊,等待機會投資。近年停靠在香港的內地熱錢充裕,特性是喜歡購買本港各類物業作長線投資。
三十幾年前,靠泊在香港的熱錢,以來自美國金融公司為主,他們在香港金融市場炒作以求賺快錢。不過,這些資金除了停留在香港之外,也會去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等金融城市尋找短炒的機會。這些熱錢在金融市場銳進速退,散戶不容易追蹤到其動向,發覺時這些資金很有可能經已飽食遠颺,很難搭順風車撈他一筆。由於美國及歐洲的熱錢通常會在香港股市等金融市場出沒,比較少涉足樓市,故這個實物市場得益有限。
隨着香港回歸以後,愈來愈多來自內地的熱錢停靠在香港,不僅參與股市等金融市場投資,投放於本港樓市的亦不斷增加,與歐美熱錢的作風有所不同。但樓市屬於不動產,內地熱錢買入本港物業之後,變成有入無出,長期停泊在香港的長線投資,與歐美的熱錢快出快入很不同。
內地資金喜歡停留在香港,在語言上同聲同氣是很重要的,但香港回歸之後依舊是國際商業大城市,資金進出沒有限制,內地機構要將物業投資出售套現亦無甚困難。因為香港的地產代理界亦十分成熟,交易制度良好,買賣效率亦高,得到投資者歡迎。
由於香港是「紐倫港」世界三大金融城市之一,許多跨國企業都在此設有總部,甚至有自置商廈等物業作為辦公地點,而且近年內地企業在這方面亦步亦趨。這兩年,更見有愈來愈多涉入中資企業的全幢商廈大宗交易在香港誕生。
豪宅未受辣招影響
此外,持有著名豪宅也可顯示出企業或個人身價,所以近期成交的超級豪宅中,不乏涉及中資企業或高層買入。
因為香港這個國際商業大城市,豪宅供應量非常有限,頂級豪宅甚至可以說是限量供應,如果有機會購入,中資買家就懂得把握時機。
無論是住宅樓市加辣前與後,來自內地及外地的買家對於本港豪宅,都不停地吸納,未受加辣因素太大影響。因為愈來愈多內地企業經已晉身世界級,需要在香港設立商業基地作為國際窗口,內地資金購買本港商廈及豪宅,更顯得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