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河南鄭州昨日迎來土拍熔斷機制後的「首秀」,九宗住宅用地限時競拍出讓,最終均以底價成交,共計24.68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是自9月14日「鄭九條」出台以來首次出讓的住宅用地。業內人士分析,基於此前「限購限貸」等行政手段的調控,不同統計口徑間所給出的鄭州房價已有下降趨勢,九宗土地的競拍情況或將指出鄭州樓市未來走向。
據了解,九宗住宅用地共計約41.58萬平方米,折合623.74畝,主要分布在惠濟區、金水北區、管城區,均為城改用地及合村並城用地,分別被碧源、正商、錦藝、升龍、萬科、偉業、萬錦七家房企如願收入囊中。
其中,碧源拍得的112號地塊以每平方米2890元的樓面成交價居首。該地塊位於月湖北路南、假日西路西,土地用途主要為城鎮住宅、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地塊面積為3.41萬平方米,起始價1.77億元。其次,偉業子公司以每平方米2652元樓面成交價摘得119號地塊;萬錦地產以每平方米2560元樓面成交價摘得120號地塊。
成交價中最低的是正商,以每平方米1845元樓面價摘得114號地塊,該地塊位於綠達路北、毓秀路西,土地主要用途為城鎮住宅,地塊面積為94426.1平方米,起始價3.48億元。
在經歷了數月「無土可吃」的過程之後,這次土拍呈現給大家的更多是理性。九月份以來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土地市場。上半年土地市場持續活躍,地王頻出,下半年卻體驗了一把「過山車」樣的降溫。
分析稱,按照鄭州公布的用地三年滾動計劃所說,在未來兩年,鄭州將供應足量土地,「大水漫灌」式進入土地市場。「搶地」、「地王」等詞彙或許很難再出現在鄭州土地市場,市場也將進一步寬鬆。